第二天,一大清早。

還沒到上班的時間,孟主任就找到了林巧枝。

她梳著幹部頭,當婦女主任久了,溫柔大氣的眉目都染著威嚴。

正巧,林巧枝也有事找她。

辦公室清靜,沒有旁人。

孟主任給她倒了杯水,“坐。”

林巧枝坐下。

她手捧著玻璃杯,看著孟主任的眼睛都發亮。

孟主任坐到她旁邊,關切問道:“你成績好,不是一直想考高中嗎?之前沒聽說你想念咱們廠的技術學校。”

以孟主任的道行,自然能看出小姑娘心裡藏著事。

眼下都有點淡淡的黑眼圈了。

她聲線平穩,引導著:“別怕,那些對小孩的念唱做打,紅棗大棒我都見多了,這廠裡形形色色的工人和家屬,啥人、啥招你孟主任沒見過?”

“我沒怕,您知道我的,受了委屈我可不會憋著。”林巧枝笑了笑,才說,“是我自己決定的。”

孟主任不免詫異。

林巧枝沉吟片刻,自然不能說那些夢。

她看向這間自幼熟悉的辦公室。

或許……也不完全是因為那些夢。

辦公室的牆上貼了很多報紙和照片,例如人民日報報道的“新中國首位女火車司機”,林巧枝知道,她的名字叫田桂英,因為看到蘇聯女火車司機英姿颯爽的照片,立志想要開火車。

牆上還掛著用玻璃板封好的第三套人民幣,這套最新版的人民幣上,印刷著“女拖拉機手”“女紡織工”等工農兵人民形象。

她是從小聽這些宣講長大的。

她知道這面牆上每一位前輩的故事。

是孟主任把這些帶進了紅旗農械廠,帶進了她的世界。

經年累月的宣傳,讓進步的新思想在偌大的廠區一點點扎根,生出新的枝芽。

她一直覺得,孟主任喊口號“婦女能頂半天,管教山河換新顏”特別有力量。

紅旗農械廠就是她的“山河”

她真真切切地讓她的山河,換了新顏。

“您跟我來。”她拉著孟主任的手,把人帶到辦公室門口的走廊上。

站在走廊往西邊看,是紅旗農械廠的廠區。

那裡停放著一輛輛拖拉機。

陸續有工人從宿舍、家屬院往廠區的方向走,準備上班,也有上了夜班的工人出來。

非常龐大的一個廠區,裡面有許多車間,從生產、製造、到包裝、運輸,養活了數不清的家庭。

是江城支柱產業之一。

林巧枝吹著晨風,深深吸一口氣,看著廠區說:“孟主任,咱江城人都知道,當初紅旗廠只是個生產柴油機的中小廠。”

“咱廠長厚著臉皮求爺爺告奶奶,從長春拖拉機廠請回來參與制作過‘鴨綠江一號’‘東方紅28型拖拉機’的六級鉗工。是他帶著技術來,從打造模具開始,一步步把咱們廠發展成如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