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冊立(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期棉花的產量不高,棉纖維也細小容易斷,和絲綢相比談不上什麼優勢。
要知道江南地區種桑養蠶可是有了千年歷史的,種植棉花才多少年。
當然,棉花也有棉花的優勢,不挑土壤,可以間種在田間,紡紗織布的難度要比麻布的難度低,所以棉布取代的其實是麻布的生態位。
但是蘇澤知道,棉花的潛力遠不止這些。
棉花,將在其後的一兩個世紀裡,迅速成為全球種植的植物。
而棉布貿易,將會迅速取代香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中霸主中的霸主。
在蘇澤穿越前的那個時代,依然有無數落後國家,還在透過棉花種植業——輕紡織業這條道路,嘗試完成國家的工業化。
蘇澤將其中棉絮飽滿的花朵掰開,從中取出棉籽,然後將剩餘的棉花都收割了,重新種下下一波的棉籽。
現代育種學自然是一門複雜的科學,但是育種的原理卻很簡單,我們老祖宗幾千年前留下糧種,改良作物,這就是最原始的育種。
現代育種學,蘇澤也是不會的,所以只能用這種笨辦法。
自然育種效率不高,但是蘇澤有【家庭裝種植毯】,種植效率要高上十幾倍,對於育種來說可是指數級的效率增長。
接下來的日子,蘇澤在史館的日子沒什麼波瀾,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七月二十日,冊立皇太子大典的日子。
天還沒亮,蘇澤就不情願的從床上爬起來。
雖然罷了早朝,但是冊立皇太子的大典是要上朝的,蘇澤用冷水擊面,總算是清醒了過來,他洗漱完畢,換上官服走出家裡。
大明朝已經幾十年沒冊立過太子了,對見多識廣的京師百姓,這也是一件稀罕事。
蘇澤暗暗吐槽,恐怕京師百姓不知道,大明太子實在是難產,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下一次冊立太子京師百姓又要等上幾十年了。
不過這樣的大典是要實行禁令的,百姓只能留在家裡,蘇澤等一眾官員匯聚成人流,向著皇宮方向而去。
這也是蘇澤穿越後第一次參加國家大典,只能說禮部這些日子的忙碌還是有成果的。
前往承天門的御道兩邊,擺滿了桌案,這是四方貢使進獻給大明的禮物。
隨著人流進入皇宮,接下來是整齊的皇室儀仗。
蘇澤看到幾個相熟的禮部官員,此時都是一臉疲憊,卻要強撐出高興的樣子,在這樣的國家大典上失儀,可是要被言官彈劾的。
蘇澤感受到了不友善的目光,只見到一名負責監督的言官看向自己,蘇澤也正色起來。
他想起自己現在可是科道的公敵,只能不甘心的收起了四處遊走的視線。
冊立冊立,最重要的就是冊。
冊就是冊立太子的詔書,作為一國儲君,需要用鍍金銀冊。
此外還需要“寶”,也就是太子金寶(印璽),這枚金印上書“皇太子寶”,和鍍金銀冊都設於皇極殿之內。
皇極殿,就是三大殿中最大的那座宮殿,明初叫做奉天殿,嘉靖年間失火後重建改名皇極殿,後世則叫做太和殿,也就是民間戲曲中的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