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錢法不通(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管事立刻說道:
“有的,當然是有的,草民這就讓人拿來。”
不一會兒,黃管事抱著一疊的箋紙,重新回到了花廳中。
蘇澤一看,黃管事果然是個伶俐的人,他知道蘇澤的經濟狀況,也知道蘇澤的性格,所以拿來的箋紙就是市面上的一般貨色,但是也不會顯得太寒酸。
這份七竅玲瓏,也難怪他能在蘇州同鄉圈子裡混這麼好。
黃管事說道:
“蘇翰林儘管回帖,會館會派人將回帖一一送到諸位大人府上的。”
蘇澤不由感慨,黃管事的這份職業素養,比自己後世見過的領導大秘都不遑多讓。
回帖肯定是要回帖的,鄉黨也是人際關係中的重要一環,同鄉這麼熱情,蘇澤不趕緊表示一下肯定說不過去。
蘇澤將自己的新地址寫下,又向同鄉們表示了感激之情。
處理完了這檔子事,蘇澤又問道:
“黃管事,這會館中可有種子販售?”
“種子?翰林郎,這京師城內是沒辦法種地的,要買種子也要去京郊集市上,或者從農戶家中收購。”
蘇澤有些失望,看來會館也不是萬能的。
可就在這個時候,黃管事突然說道:
“對了,前些日子,申大人讓我搜集北方的棉花種子,正好從北直隸的行商手裡買了一批,翰林郎要嗎?”
“棉花種子?”蘇澤露出驚喜的表情,他本來只是想要種植一些糧食,但是黃管事提到棉花,他才想起來棉花這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可以改良的。
申大人?不就是申時行嗎?
申時行要種子幹嘛?
黃管事說道:
“翰林郎,您忘記了,申大人的泰山吳家,可是咱們蘇州府有名的布商,應該是吳家聽說北方有良種,想要引去南直隸種植。”
蘇澤這才想起來,這個時候江蘇很多地方是種植棉花的。
前世的時候,蘇澤曾經聽農業部的朋友談過,一直到九十年代,江蘇還有很多良田都是種植棉花的,江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棉花種植的大省。
原因自然很簡單,棉花這種經濟作物,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
而江蘇種植棉花的發端,是元代在江南成立的木棉提舉司。
元代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業和織布業,就是為了利用江南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換取海外貿易的利潤。
從元代開始,江南的很多良田,都被用來種植棉花。
松江府的棉業,規模已經不亞於桑蠶業,比如徐階的松江徐家,這些年兼併的土地,也大多用於種植棉花。
原因無他,種植棉花比種植糧食更賺錢。
現實中可能沒有改稻為桑的國策,但是江南地區改農田為棉田,一直都是大趨勢。
松江吳家想要轉型棉布產業,也是很有遠見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