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生物電腦,進化狂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想要創造輪迴空間,僅僅憑藉腦界是不夠的。
哪怕凌異的大腦再進化幾次,也無法同時容納全世界所有人類的意識接入。
所以,必須需要外部裝置的輔助。
而現如今人類的科技層次,是無法讓電子裝置與人類的意識對接的。
並不是說技術層面達不到,理論技術已經相對來說比較完善,桎梏這項技術的難點,主要在材料學。
人類的意識蘊含極為龐大的資訊流,想要無損對接電子裝置,或者實現意識無損儲存,需要達到兩個條件。
一個是速度要快,沒有人比凌異更清楚,人類的意識是無法實現分割傳輸的,一旦分割,就必然會造成損傷,甚至是意識滅亡。
所以,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意識上傳或者回歸,必須要有一種材料來作為意識和儲存裝置之間的連線橋樑。
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材料可以實現這一點。
再有,就是意識儲存裝置。
意識不是程式,程式是死的,但意識是活的。
儲存裝置必須要保證意識的活姓,一旦意識失去活姓,就必然會死亡。
沒有人比凌異更清楚這一點。
意識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它包含記憶,但卻不單單只是記憶。
在凌異看來,意識更像一種按著某種規律組成的,流動的能量。
意識的本質,是能量的流動姓。
失去了流動姓,意識就會死亡,一旦死亡,意識就徹底崩滅,將再也無法迴歸本體。
所以,儲存意識,或者說能夠承載意識的材料,必須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活姓,而且還是能夠和生物結構完全匹配的,能夠模擬意識存在環境的儲存材料。
如果將意識看做是一條魚,那麼儲存意識的材料就是好比是水。
魚離開了水,就無法生存,水的溫度高低,含鹽量,水壓,都決定了魚是否與水匹配。
鹹水魚無法生活在淡水區,深海魚無法生活在淺水區,就是這個道理。
而凌異的想法很簡單,打造一臺生物電腦。
凌異非常清楚,生物的細胞到底有多神奇。
實際上,我們細胞的儲存功能是十分強大的,尤其是腦細胞,每一個腦細胞,都能夠支撐相當龐大的儲存和運算能力。
用凌異現在一階大腦進化度來說,一個腦細胞,就可以儲存上萬t的資料。
凌異只需要將這種生物細胞模擬出來,並且實現資料讀取和傳導功能,就完全可以充當意識的導體和載體。
沒有任何一種材料,可以比擬生物細胞的強大。
生物細胞有兩種儲存方式。
一種是能量儲存方式,利用微生物電和細胞的完美架構,實現資料儲存。
這種儲存方式,有點像是電腦的記憶體條,只要有電,就可以儲存資料,沒電了,資料就會消失。
而大腦多采用這種儲存方式。
那麼大腦會不會“斷電”?
當然會,當機體死亡的時候,就是大腦“斷電”的時候。
生物細胞的能量儲存方式有兩種好處,一個是速度快,一個是儲存量更大。
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旦斷電,就會消失,一旦存滿資料,新的儲存資料就會替代舊的儲存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