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有一個問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眾所周知,大唐的選官制度,是由州、縣等地方長官,或者聖人世家,直接向朝廷舉薦人才。
這些人只要能夠透過朝廷的考察,便可以走馬上任。
這種選官制度的缺點很明顯,非常容易滋生徇私舞弊的歪風邪氣。
但朝廷也不是毫無作為,為了對此不良風氣進行打擊和遏制,很早就有一位聖人,提出了“責任共擔”的概念。
意思就是,舉薦人與被舉薦人之間,存在擔責的聯絡。
一旦被舉薦人被發現存在貪汙、叛國等重大過錯行為,那麼舉薦人也將受到懲罰。
現如今,李講拿出安知槐二十年前交予朝廷的舉薦書。
上面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
他是得到了莊嘉平與安家的聯名推薦,才得以擔任昌樂縣的縣尉。
二十年的光陰過去,他從縣尉這個九品芝麻官,一步步升遷,成為今天的四品知府。
這速度,對於一般人而言,自然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一帆風順。
但是,安知槐既然有聖人世家這一層背景在,也不算特別的離奇。
畢竟光是此刻站在殿內的,就有好幾個年輕人,官職比他還要高。
都不用以李講這個一步登天,平步青雲的人作為例子。
喻星實、李翀……幾乎個個都比他耀眼。
但也正因如此,眾人更加疑惑了。
平心而論,安知槐身上似乎找不到什麼毛病啊?
李講到底為什麼要找他?
只有極少部分聰明伶俐的人,一下就反應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因為,安知槐都這樣了,李講依然選擇在他的身上做文章。
這說明什麼?
安知槐身上的問題一定很大。
甚至大到足以動搖如今的察舉制,讓李講的科舉制能夠順理成章的抬上桌面!
尤其是莊嘉平,現場沒有誰的心情比他還糟糕了。
今天,一張來自二十年前的舉薦書都被翻了出來。
如果安知槐真的存在問題,那麼他這個擔保人,必然首當其衝,第一個被問責!
靖王一黨汗如雨下,幾乎所有人的心底,都有一個聲音在重複。
李講成長起來了,李講成長起來了!
他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羔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