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題目的時候,人們先是一怔,隨後皆是露出疑惑之色。

原因無他,關於“蓮花”這個題目,在這幾百年當中,早已不知道被寫了多少回了。

這些年熱度越來越低,不是喜歡它的人變少了。

而是因為,許多文人都覺得,蓮花已經到了“寫無可寫”的程度。

既然再怎麼寫,來來回回都是那些套路,那還有什麼必要寫呢?

人們有些訝異,李講竟然選擇在這條賽道上動筆,真不知道他是胸有成竹,還是自暴自棄。

外界的紛紛擾擾,李講皆是視若不見。

他提筆沾墨,在紙頁上落下第一句。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唐蘇牧獨愛菊。”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不過唐代的蘇牧唯獨偏愛菊花。

開篇中規中矩,不過卻提及到了蘇牧的存在,讓人又在心中驚歎了一句。

這李講,真是膽大包天啊!

敢在文章中提及眾聖列賢的作者,若沒有足夠的文采,讓創作的作品難以挑剔。

否則即便登府,依然會遭到部分人詬病,甚至詆譭。

“自殷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從殷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妖豔的蓮花。

這一句落下後,場上的文人一個個睜大了眼睛,好似忘記了呼吸般,將臉色憋得漲紅,就差當場喊出來了。

範鍾心中的希望徹底破滅,彷彿一切都崩塌了,噗通一聲軟倒在地上。

才氣如流水般融於墨跡,在紙頁上暈染,無形的氣息擴散,不停地朝著遠方傳播。

叮鈴鈴……

風中傳來清脆的鈴聲,人們彷彿看到了什麼極為壯觀的畫面,目瞪口呆,下巴掉了一地。

只見李講面前的紙頁,才氣流淌,星光氤氳。

他寫下的每一個字,墨跡吸足了才氣之後,都如同一株蓮花般發芽,成長,含苞,盛放。

清新的花香在空氣中飄轉,每一個字此刻都誕生出蓮花綻放的異象!

“字字生蓮!”一個人低聲輕呼。

太驚人了,許多人都感到不可置信。

因為這是一種非常了不得的異象,往往只有“鎮國”級別的作品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