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換做其他時候,她或許還不耐,沒人喜歡有人盯著自家的一舉一動,恨不得把他們家吃了幾粒米的事都打聽得清清楚楚。

但現在,她是一臉喜氣洋洋回著:“是我大女兒寄來的,一盒子棉絮呢,就怕家裡過冬不暖和專門大老遠寄了回來。”

不等旁人接著問,許英霞就自顧自的顯擺著,“你說說這孩子怎麼就這麼念著家?一個人待在大老遠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還時不時往家裡寄點東西。”

“你家歡歡寄來的?”

“看來她在鄉里過得挺好嘛,咱們這塊也就你家歡歡時不時往家裡寄東西。”

“可不是麼,我孃家大哥別說收東西了,這才一年不到就給下鄉的兒子救濟了幾十塊錢。”

“她可真孝順,隔著大老遠還念著家裡。”

許英霞聽得眉開眼笑,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當媽的誰不愛聽這些話?

尤其是歡歡下鄉她心裡本來就擔憂。

可現在從寄來的信和物件來看,歡歡在鄉下的日子應該不是太難過,不然不會沒來訴苦還往家裡寄東西。

跟著又聽了一些愛聽的話,許英霞這才往家走。

期間都沒注意到自家寶貝的小子正眼巴巴瞅著她,希望她為自己說說話。

反而首先注意到的是,桌上擺著的一盤餃子。

“你買的?”

姜雙雙回了一句,“不然是撿的?”

“你這丫頭怎麼就不會好好說話呢。”許英霞沒好氣瞪了她一眼。

姜雙雙想了想,決定滿足許媽的要求,“這不是念著家中老孃,忍著心中劇痛掏空家底,就是為了讓您吃上一碗餃子嘛。”

“……算了。”許英霞聽不得這種肉麻話。

她低下頭,用手在餃子上方扇了扇,“喲,還是豬肉餡?”

“所以說還是得生閨女,你看看大閨女給你寄棉花,小閨女給你買豬肉餃子,兒子能做什麼?他除了只會自己吃到撐。”姜雙雙意有所指,不用想就知道最後那兩個饅頭落在誰肚子裡了。

這小子是真欠教訓。

對著外人伸手討要這種壞毛病必須改。

許英霞瞟了一眼門外,“那小子又惹事了?”

“別管他,吃吧。”姜雙雙給她遞了一雙筷子,跟著將盤子裡的水餃一分為二,“大姐信上寫了什麼?”

聊到這個,許英霞臉上又止不住的笑,“你看看,她在那邊的日子過得應該不差,不然哪裡還有心情在信裡描述下鄉的風景?還說有機會讓我們過去看看。”

過得好不好,從信裡的一字一句中也能看出來些。

她感慨著:“這人啊,還是得吃吃苦才會成長,你大姐原先在家嬌滴滴,這幹不了、那幹不了,現在下了鄉反而還挺會過日子。”

姜雙雙吃著餃子,說著:“有機會就去看看。”

“這大老遠,多折騰啊。”許英霞本想嘆口氣,但豬肉餃子實在是太香,香得她都捨不得嘆氣。

不過說是這麼說,心裡其實也有這個想法。

信上說得再多,怎麼都不如親自去看看,只是這一去一回得好長時間,最少也得等兒女接班後才有機會了。

她跟著道:“你要結了婚,這些棉絮就給你打床被子,我估摸著這盒子裡也有三四斤,再給添兩斤,湊個六斤的大棉被當陪嫁。”

姜雙雙揚眉,“那要是沒相成呢?”

“……”許英霞頓了頓,支支吾吾著,“那、那就給你弟弟做套冬衣吧。”

姜雙雙什麼都沒說,就做了一個怪模怪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