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這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絲小……(第2/3頁)
章節報錯
花尋:“祝你成王之路一切順利,未來一切順遂。”
王儲:“......嗯。也希望你也同樣,身體健康,保持安全。”
王儲送她離開了思念彙聚之地。
獨自走在走廊上時,花尋忍不住想,人類到底是什麼構成的,這個物種有什麼特殊——或者說,是因為這個物種偉大、特殊,還是因為她自己是人,且很可能是這個宇宙唯一的人類,具有獨一性,所以她才會覺得人類特殊。
如果是因為第二種可能,那這算一種不算一種自戀啊?
那這樣問題又來了,特殊和偉大的究竟是人類還是人類當中現存於此宇宙的花尋本身呢?
就花尋本身來說,她覺得自己沒什麼偉大的。她沒有取得過什麼不世的成就,沒有天賦異稟的才能,更沒有什麼遠大理想,每天好像就只是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著,與偉大二字實在沾不上邊。當然,這並不是說否定普通人的意義,“渺小同樣偉大”,但是這個偉大更多隻帶的是“渺小”這個概念,指代的是無數個“渺小”。
力量積少成多才能彙成江河湖海,只有一個人什麼都做不成,所以在那個世界,只是孤身一人的她與偉大並不相幹。
來到這裡就更不用說了,她覺得自己身上唯一值得謳歌一下就是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和強烈的求生慾望,之前一直都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態度,積極生活都是最近才正式開始的,與偉大就更不相幹了。
那偉大的是人類嗎?
人類有什麼偉大的?
碳基生物,從單細胞進化,從海洋走上陸地,從四肢匍匐到直立行走,可生物不都是在生命的歷程當中拼盡全力,不斷進化不斷適應才存活下來的嗎。縱觀生命的歷史,哪怕是文明出現以前的時代,生物的每一步前進都孤注一擲,每一次進化都充滿智慧與無畏,其中不屈的求生精神令人百感交集。
在這之中,人類只是很小的一環而已。
地球65億歲,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可能只有四百萬年左右——對於地球來說,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又同樣渺小。
但因為渺小就失去了意義嗎?
不是的。
還在自己世界的時候,花尋也沒少叫嚷“世界趕緊毀滅吧!人類趕快滅絕吧!”之類的話,但是真正來到這邊之後,她一次也沒真的說過希望人類趕快滅絕了。
人只有在知道自己不會真的滅絕的時候才會對毀滅和斷絕毫無敬畏,無數人天天喊著“讓我死吧”,但是看著吧,身上有點小病小痛的,他們吃藥看病比誰都積極。
雖然每天咒罵工作,但是該幹的事情一件沒落下,甚至有時還會為工作自費置辦家當,倒貼上班。
生物總歸是要求生、要求進,總歸是排斥毀滅和死亡的,而人的本質更是渴望進步,渴望自己本身的價值得以透過被更多人認可的方式實現,而正是透過無數個渺小的個體或鬥志高昂或得過且過的進步,聚沙成塔,才讓龐大的機器向前推進。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的時候,渺小個體的努力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宏大歷史的進步。
渺小聚成偉大,而偉大的光輝也平等的傾灑在每一個渺小個體的身上。
渺小與偉大從不是對立面的。
承載體看向她:“所以,現在你也承認自己是偉大的存在了?”
“這樣說有些太自大了。”她說:“我只能說自己身上還是有一些偉大品質的體現的,比如自知之明。”
花尋:“其實我現在的處境讓我想到了一種動物,可能你不知道,這是我母星的一種生物。”
花尋想起斑鼈。
在她來這裡之前,世界上只剩下三隻斑鼈,都是雄性,種族的滅亡幾乎已經成了定局,人類的科學家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其到野外還有沒有被標記到的種群,這個物種依然在自然當中繁衍。
曾經動物園也有一隻雌性斑鼈,年事已高,但為了繁衍種群,人類試圖讓她受孕,沒想到雌性斑鼈因此死亡。她當時忍不住想那隻大烏龜都這麼大年紀了,快一百歲還要讓別人繁衍,是不是不太好?而且種族的失落已成定局,這樣的行為也沒有意義啊。
現在她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了。
她成了年紀不太大但有生殖隔離的斑鼈。
誠然生命本身就是壯麗史詩,人類這一物種能夠不斷繁衍,直到成為地球的霸主,這一段基因當中確實有許多寶貴的資訊,但花尋覺得,人類這一種族,不只是這樣的。
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撼動蜂的思維,也不可能親自過來用人類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框架去教育那些帶有人類血脈的蜂,文明的斷裂幾乎已經註定,沒有生物再有機會去知道人類曾經有過怎樣渺小但璀璨的文明,銀行系曾有過一顆蔚藍星球。
就像她永遠不可能再知道小雁塔裡面到底有什麼。
只有一段雙螺旋結構的dna流傳下去了,這就算是種族的延續嗎?
她不認可。
“我可能因為自己自私又狹隘的想法,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花尋嘆氣:“但是沒辦法,人沒有辦法做出自己思維定式之外的決定,我是一個愚蠢又短視的個體,沒有辦法看到那麼長遠的事情。我也是一個懦弱又軟弱的人,害怕承擔族群重擔,所以幹脆讓一切終結。”
承載體贊同的點頭:“族群的重擔可是非常沉重的責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擔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