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的也不等了,趕緊開始吧。”

……

四周的人接話道。

“好,那咱們就開始了,都是自己人,我就不說官話了……”

“您還是說官話吧,你們那兒的話我們聽不懂。”

“我們也聽不懂。”

……

四周立刻揚聲反對。

“行行行。都靜一靜,我就直入正題了。我怕我漏了,一二三寫在這裡。”

中年人舉起手裡的紙看了眼。

“第一條,請我過去的這位劉當家,就是南洋那個劉家現任的當家人。”

“咦!不是說他是世子妃的門人?”有人驚訝叫道。

“黃會長還沒說完呢,都別打岔!”離黃會長不遠的一個老者吼了一聲。

“劉當家確實也是世子妃的門人,這中間有什麼緣故,我沒敢問。第二條,劉當家說咱們的各種扇子很不錯,他願意在南洋接貨,再次南洋往西洋那邊兒賣,劉當家說,那邊很喜歡咱們的綢子、累絲這樣的好東西,那邊的人手笨,做不好。”

黃會長的話頓住,等大家一陣議論過後,接著道:“第三件,劉當家說:世子妃聽說咱們福建學子用的書都是從江南,甚至建樂城萬裡迢迢運送過去的,很是震驚,劉當家說世子妃當時說,福建到處都是竹林,是最適宜印書的地方。”

黃會長的話頓住了。

四周鴉雀無聲的看著他,黃會長卻坐下了。

“然後呢?黃會長這話沒說完吧?”有人忍不住問道。

“劉當家就說了這些,我也問了,劉當家說,世子妃是個極謹慎的人,可照他的經驗,世子妃但凡想過說過的事兒,做的都比說的好。”

“黃會長,咱們該怎麼做?”

“這話我可不敢答,我請大家過來說話兒,也是劉當家的託付,劉當家的託付,我自然要盡全力做好。”黃會長急忙擺手道。

“那你們建陽商會有什麼打算?”

“眼下就一件事,沿著十裡河要修十裡街這事兒,我們建陽商會是一定要拿下一塊兒地,好好修一座建陽會館。”黃會長答道。

眾人沉默下來。

“那可得不少銀子。”有人揚聲道。

“那街真能起來?那個地方偏得很,四周都是荒地。”

“那只是荒地,河南邊好長一段都是亂墳崗子。”

……

黃會長站起來,抬手壓了壓,噪雜的議論聲低落下去。

“有一句話,我得說到,這話劉當家沒明說,可那意思是明明白白的,十裡街上沒有會館的,以後,不管是南洋接貨,還是印坊許可諸如此類,也是沒有的。諸位回去好好商量吧。”

黃會長說完,拱手道:“諸位慢走,我就不遠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