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先生一路快馬,渾身熱汗趕到平江別業,聽說世子爺出去了,再問道周先生在,心裡一陣慶幸。

他過來這一趟的差使沒法跟世子爺明說,更不好跟世子爺探話打聽,真要是見了世子爺,那就是看看世子爺的氣色,還是要想辦法和周先生說說話兒,現在這樣,真是好極了。

葛先生跟著小廝,進了一處後面臨湖的清幽小院。

周沈年迎出來,拱手見了禮,側身往裡讓葛先生。

“這平江別業比如杭城別業恢弘,可這份雅靜真是讓人暑意頓消。”葛先生贊嘆道。

“您這是一路沒停趕過來的?”周沈年看著葛先生長衫前後的汗漬。

“可不是沒停,一路換馬。”葛先生坦率道。

“有什麼事兒?”周沈年問道。

小廝送了濕帕子和茶進來,葛先生沒答話,接過帕子擦了手,看著小廝退出去,才苦笑道:“尉學政剛剛發下來的那份作業?”

葛先生盯著周沈年,話沒說完。

“作業?”周沈年立刻站起來,到旁邊書案上拿起中午送過來的那份作業。

葛先生心裡滑過絲絲失望,周沈年像是不知道這件事,葛先生端起杯子喝著茶,看著周沈年看那份作業。

周沈年垂著眼皮看完,慢慢折起,將作業塞回信封,這才抬頭看向葛先生笑道:“是這份作業啊。”

周沈年的語調讓葛先生的心又跳上來,放下杯子,指著那份作業,壓低聲音道:“這是世子爺的意思?”

“這話要是讓世子爺聽到,肯定得領幾句教訓,世子爺的差使裡可沒有督察學政這一條。”周沈年笑道。

“瞧瞧我!”葛先生拍了拍額頭,“這份作業。”葛先生一臉苦相。“這可不簡單哪,這是給整個兩浙路的學子一人發了一把鏟子。”葛先生比劃著往下挖的動作,“誰知道鏟出來什麼!”

“照我看,倒不是為了鏟出什麼,只怕真是為了做學問,看看哪些人是真正通實務,能耐下心關注民生吏治,不是隻會寫詩做賦。”周沈年已經理出了思路。

“怎麼講?”葛先生欠身往前。

“這趟從京城過來,世子爺召了潘家那位叫潘世易的入幕門下。”周沈年也壓低聲音。

葛先生急忙點頭,潘世易是領了份王府長史的銜兒從地方小縣轉到世子爺身邊參贊的,這是大事兒,他不但知道,還知道的不少。

“潘長史的長處先生必定知曉,就是精通地方政務,庶務。如今,世子爺很看重這個。”周沈年道。

“那這作業,也不能……是吧?”葛先生攤著手。

“這話怎麼說呢。”周沈年一副極其為難的模樣,“一來,現在世子爺確實極其不喜空談風雅什麼的,二來,世子爺身邊缺人哪,特別是在這江南。

“前一陣子我走了一大圈,就是奉了世子爺的吩咐,看看有沒有可用的人。”周沈年看著葛先生道。

葛先生慢慢點了點頭。

聽周先生這麼一說,這事兒就順理成章了。

“世子爺就快回來了,先生?”周沈年看向葛先生。

“既然來了,總得請個安,正好,秋賦的事,當面跟世子爺稟一聲。”葛先生明瞭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