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那個所謂的“傻子小哥”——在他父親兄弟的眼裡,這輩子的使命和價值,也只有“留種”這一項。

沒有留下後代,他不能死;等留下後代之後,就可以去死了。

多麼愚昧無知、可恨可惡的思想和觀唸啊。

而矛盾的是,萬措也說過,他們這裡還“重男輕女”……

既崇拜“生育”,認為“繁衍”是所有價值所在,卻又瞧不起擁有生育權的女性,無所不用其極地壓榨著女性的一切。

鶯芝見得太多,已經可以想象在這種苗頭之下,後續會如何發展。

本地的女性飽受欺淩,努力地向外逃,逃的出去的,就絕不再回頭,逃不出去的,就淪為這種吃人現狀下被吃掉的犧牲品,早早死去,或成為麻木的石。

當這樣的狀況發展愈久、本地的女性數量達不到他們日常生活的要求時……

外地的女性,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或許正是基於落後且愚昧思想、被這種思想驅使——他們一代一代,做出了無數殘害無辜女性、令人發指的惡事。

拐賣婦女,這種事其實在千百年前就屢見不鮮。

但是,鶯芝仍然覺得眼前這些,過於不正常了。甚至比起千百年前的還讓她覺得生氣。

早年間,凡人群體裡,讀書並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居於偏僻地域的人們,沒有幾個是讀書識字的。

所以人們愚昧。

可現在,凡間這麼多年的發展歷程顯示,“教化”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無論哪裡的人,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就像這裡,像眼下——

剛剛從車上下來的那個人,裝扮齊整,妥帖大方,一言一行間彬彬有禮,正是剛剛回程返家的萬措。

聽口氣,他們無疑是相熟的,那這裡大概就是萬措的村子了。

難怪蔔卦時得知的結果的“有關聯”,事情就是這樣巧合,或許也是天命所致,讓她來此。

鶯芝明確了這一認知,卻更覺得匪夷所思。

村裡都能出一個像萬措這樣“高階”的知識分子了,其餘讀過書的人也不會少吧?

哪怕只讀到初高中,也都該是受過教育、被培養過要樹立正確觀唸的人。

那為什麼,此地思想還如此落後?

一人讀書,可化萬民。

可縱然以現實條件來說,讀書人能夠“教化”人的沒有萬數,那千數、百數……——哪怕只是自己身邊的人、自己的家人呢?

他們都是普通凡人,或許不知道真的存在神仙,存在城隍、存在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可——

退一萬步,村子裡讀過書的人那麼多,就沒有人知道,做這種事是違反了凡間律法的嗎?

這是犯罪!

鶯芝不想再想。

遙遙的燈火依稀可見,村落已經不遠。

……

這會兒已經不算早了,村子裡的人家大多數都已經關上了門,只留下一些還沒滅的燈光透窗而出,在無盡的夜幕下構出幾盞零星的光。

老頭幾人沒有耽擱,帶著鶯芝一路歸家,進了院子。

他們家倒是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