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般的寂靜,原本便空寂的牢房,此刻竟顯得更為寒涼。

“你、你……”卓相震驚得說不出話。

“我們這點稀薄的父子之情,不必我說你也明白。從你在城門口準備放棄我的那一瞬,今日的局面便在我腦中反反複複,日後也該我解脫了。”

說完,便頭也不回的離去。

卓相看著地上那刺目的血紅,腦海中卓然的不斷回響。

他知曉自己對孩子過於嚴厲,可卓然始終成長得很好,他自認……自認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沒有錯處,可怎麼他好好的兒子變成了這樣?

卓相自然沒能獲救,因為卓然一事,如今的卓相甚至有些恍惚。

而卓然,因為傷了雙腿,在逃命過程中行動不便,被人一刀刺入左腿膝蓋,大夫診斷,日後再也不能如常人般行走。

他不禁想,或許這便是他不忠不孝地報應吧。

只可惜,他不能回頭,也不想回頭了。只因這世間,好人只會比惡人死得更快,不拼盡全力,誰又能夠預料到最後的結果。

自從卓然被劫走之後,秦頤一等人明面上派人四處尋人,暗地裡實施著自己的計劃。

這日,金鑾殿上永安帝忽然昭告天下,三年後將專程為女子舉辦一場會試,訊息一出,大殿之上,如水滴入熱油鍋,頓時嘩然一片。

即便這些年為女子恩科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如今訊息猛然一出,還是令許多人措手不及。

反對者有,贊成者有,中立者也有。知道兩位公主鐵了心要變革,許多人已經不想再折騰,畢竟之前反對得最厲害的卓家如今依然消失在朝堂之上。

無論如何此事已然定下,即便有人反對也不敢明目張膽。

這些日子秦頤一和秦頤甄兩季沒忙的腳不沾地,最大的事情暫告一段落,接下來便靜待花開。

民間因為女子會是一時鬧得沸沸揚揚,永安帝嫌眾人鬧得心煩,幹脆稱病不再上朝,一應事務皆有溫陽公主與和順公主處理。

成王一黨決定順勢而上,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

叛軍一路自西北成州攻入荊州,欲往京城而來。

甚至,成王不知從何而來的手諭,聲稱永安帝被秦頤一姐妹所困,暗自命人傳訊息給他,進京勤王。

不少百姓被這樣的言語蒙騙,又見此事沸沸揚揚鬧了幾日,永安帝竟沒有出面制止,更是信以為真,當真以為溫陽公主等人是霍亂朝綱的妖孽,從前在荊州積累的好名聲瞬間崩塌,惹出不少民憤。

只是成王大軍始終在荊州徘徊不定,北如今身為荊州知府的周大人帶兵攔在了城外。

即便風言風語已經傳滿天下,但受過溫陽公主等人恩惠的荊州及周圍各州縣的百姓始終不願意相信公主是禍亂朝綱之人。

偏偏兩位事件的主人公仍舊安然在皇宮內處理的手中的政務,並未出宮半步。

短短三日之內,謠言甚囂塵上,眾人見一向注重民意的二人無動於衷,除了派人鎮壓叛軍之外,並未有任何舉動,原本堅定不移的人,也逐漸動搖。

成王見此番情景,欣喜不已。他就說自古女人就該相夫教子,這是亙古不變的規矩。

瞧瞧如今這番情景,當大軍壓境之後,沒見過陣仗的女兒家們自然當了縮頭烏龜。

區區兩個女子便能翻了天不成?

只是當成王軍隊始終在荊州徘徊無法前進之時,他便有些慌了神。

此次被派去荊州平叛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和順公主的駙馬定遠侯府世子陳既。

陳既之名,響徹大齊。年少有為,戰功赫赫。

軍隊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成王軍隊自然被迫停滯在荊州無法前進。

可令人疑惑的是,陳既並未順勢而為,將叛軍一舉拿下,而是隻守在荊州,按兵不動。

這令成王等人惴惴不安。

見這僵持的局面始終不能打破,三日後,成王決定擒賊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