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當日沒有在場,他們也聽說了那日陛下在禦書房是如何訓斥兩位公主的,聽說當日陛下氣得沒有用膳,而兩位公主也在禦書房門前跪到天色漸晚。

更有說包括當日在場的昔日的右相周大人也是因在場勸解而被陛下掐怒,被貶了官。

可想而知,因為這費心費力的女子科舉一事,陛下到底有多生氣。

眾人提心吊膽的等著。

只有卓相知曉,皇帝十有八九會在一定的局勢下應下此事,而他要做的,便是將皇帝所害怕的局勢控制在自己手裡。

“眾愛卿覺得此事如何?”永安帝沒有看底下的秦頤一和秦頤甄,反而詢問百官。

卓相見此,嘴角勾起一抹不著痕跡的笑,心想果然如此,皇帝雖平庸,但算不上一個昏君,多數時候還是會遵循眾多官員的意思。

幸好他早就打點好一切,今日能夠同意設立女子科舉的,怕就是周大人那個瘋子一派的人。

果不其然,不少人不言不語,直到一人提出反對,眾人紛紛響應。

永安帝本就不算好的臉色又沉了幾分,將想要據理力爭的秦頤一的話打斷:“好了,此事日後再議。”

眾人心中明瞭,這便是無望。

卓相也這麼認為,哪裡知曉,沒過幾日,秦頤一、秦頤甄那一根筋的人竟然又提起此事。

這一次,眾人不再像之前一般心驚膽戰,見過前次陛下的反應之後便知曉,他們的陛下或許又動搖了。

這也是卓相最為擔心的地方,畢竟永安帝雖沒能力將國家治理好,但也不是真正人人喊打的昏君,手裡的權利還是有那一些,尤其在秦頤一和秦頤甄立起來後,皇帝手中的權利又收回不少。

但他在朝中積累這麼些年也並非一事無成,對於自己一派的人還是有信心,也自認為對永安帝有所瞭解。

如他所料那般,永安帝這一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

只是秦頤一和秦頤甄就像是鑽進死衚衕一般,在過了沒幾日後,再次提起了此事,並將其中的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

在見證過她們的能力後,朝堂的不少人自然也不會小瞧了她們,可這也只針對她們而已,對於其餘女子,還是有不少人有著隱隱的擔憂。

但永安帝卻一反常態,這一次竟然直接支援兩個女兒的提議。

今日的早朝像是滾燙的油鍋裡進了水,頓時喧囂不已。

不少人的紛紛出言勸誡,細數女子為官的弊端。

只是永安帝像是被人下了降頭一般,仍誰說也全然不理。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反對此事,畢竟朝中還有中立派,這些人的確一心一意只為百姓考慮,在思量過女子恩科對社稷的益處後,知曉這一壯舉應當會為大齊帶來不少人才。

畢竟大齊對於女子的限制比之之前的朝代好了不少,總是會有一兩個才情俱佳的女子冒頭,令不少男子也自嘆弗如。

不過這樣的人畢竟佔少數,大多數男子還是一脈相承的老派思想。

皇宮禦書房內,永安帝不無擔心道:“如此堅決,怕卓相等人又要生出么蛾子了。”

秦頤一笑著寬慰:“如今的皇室可不必從前,大齊大半兵權掌握在您手中,至於百官,這麼多年來,您還不放心您的兩個女兒辦事嗎?”

“咱們聲勢浩大地給了他這麼一個提醒,料想卓相也不會繼續利用那群學子繼續鬧事不是。”

她有些自賣自誇地說笑著,寬慰著永安帝的心。

盡管有人在不斷銷毀那些文章,但在秦頤一等人的有心操控下,知曉的人不在少數,反響也不錯,倘若卓相還想利用輿論來逼永安帝妥協,秦頤一等人也可同樣利用輿論來與之打擂臺。

卓相再想走這一條路,絕對討不了好。

秦頤一、秦頤甄浸淫官場多年才知,父皇當初到底有多麼有心無力。

王家是外戚,又有著提拔永安帝的恩情,無論再怎麼放肆,對於永安帝這樣一個看中名聲的人而言,始終要退讓三分;不得已扶植起來一個卓相,沒承想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主兒。

這一點點間,將永安帝那年少輕狂的野心漸漸消耗,本就對當皇帝興致缺缺的他,幹脆抓緊手中的那點權利,做到雙方制衡為好足矣。

如今,一時間讓他直面兩家聯合,心有忌憚也是在所難免。

父女三人以及朝中的幾個親信在禦書房議事,這一商議便是一整日。

待秦頤一等人出宮十分,本就黑得早的冬日,早已只剩天邊微微的白。

秦頤一坐上馬車,手中捧著路霽安命人備上的湯婆子,微微掀簾看著外面的天色,心中知曉,這天馬上就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