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蘇姐姐的夫君劉大哥恰好也拎回來十斤桐城老酒。

左鄰右舍齊聚在一桌,做東的劉大哥夫婦二人率先舉起了酒碗。

“大家今晚不醉不歸!祝大家端午安康!”

簡瑤頭一回喝桐城有名的老酒,入口甘甜柔和。她很喜歡這味道,一整晚都在貪杯。

“簡家妹妹,你今年多大了?可說了婆家?”

張嬸是出了名的喜歡保媒拉纖,見簡氏歲數不大,又梳著未出閣女子的發飾,當即就眼前一亮。

“我今年十六了,還沒說婆家。”

“我瞧你和陳大夫倒是郎才女貌般配的很,陳大夫今年剛滿二十,也還沒說親事。”

“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要不你們處處看?說不定還真能湊成一對,到時候我們還能討一杯媒人喜酒喝。”

裁縫鋪子的蘇姐姐牙尖嘴利的,當即就開始拱火,攛掇二人明天開始處處看。

簡瑤身上藏著太多不堪,被人騙婚還生過孩子,壓根不可能會有男子不介意她的過往,是以她對婚姻再無任何期待。

被鄰居們催婚著實尷尬,於是她舉起酒杯故意岔開話題。

“大家都端午快樂。”

眾人對簡氏燒的菜都贊不絕口,還紛紛打趣說幸虧她開的只是糕點鋪子,否則張嬸夫婦的面館都得關張了。

張嬸也覺得簡氏做的菜簡直讓人叫絕,直打趣要與她合夥開飯館賺大錢。

“太好吃了,你這龍須酥怎麼做的?我每回做都黏在一塊,熟粉放多了又幹巴。”

“也許你抻龍須之時,用的力道不均勻。”

“好好好,那我回頭試試,不過你做的這些糕點真是堪稱一絕,你這糕點鋪子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得到鄰居們的肯定之後,簡瑤對糕點鋪的生意愈發信心十足,又不免貪杯了些。

蘇姐姐正在溫聲哄孩子吃飯,她的孩子與暉兒年歲相仿。

小家夥圓溜溜亮晶晶的眼睛,滿是純真的笑容。

每逢佳節備思親,她心下一沉,忍不住思念她的孩子。

她離開之前,甚至不忍心細看自己的孩子,就怕會捨不得離開。

那孩子的容貌與那人極為酷似,也不知如今容貌是否長開了。

他該是會善待暉兒的吧,畢竟歷史上他的子嗣單薄。

早知如此牽腸掛肚,當時就該多看孩子兩眼。

想到孩子,眼前赫然出現那張虛偽涼薄的臉,她煩悶的開始借酒澆愁。

只是沒想到這老酒後勁如此大,才幾碗酒下肚,她整個人竟開始搖暈暈乎乎,天旋地轉起來。

幾個男人們才開始行酒令,簡瑤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迷醉,於是趕忙藉口要去發面,踉踉蹌蹌先行離開。

張嬸看簡氏醉得厲害,擔心女子的力氣抓不住她。

她掃視一圈,看向斯文的陳大夫。

“陳大夫,簡姑娘吃醉酒了,你幫我攙一把,我怕扶不穩摔著她。”

“快些去吧,你還愣著幹嘛?”眾人不住的朝著陳大夫擠眉弄眼提醒道。

“陳大夫,送到大門口就回來,別嚇著簡姑娘,回來咱繼續喝,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