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 死人是不會流血的!

夜幕降臨, 第一移動醫院的病人們經過抗生素和營養支援“二合一”的治療方法,病情都很平穩,又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比國都城優渥得多, 病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鐘,都睡得香甜。

對醫護們來說, 很久沒遇到這麼省心的病人了, 心情愉快。

第二移動醫院的病人們,生命體徵平穩, 能吃能睡, 再加上“優勝劣汰”的嚴選體質, 恢複力也是槓槓的, 順利的話,少則五天, 多則十天, 病人們都可以帶藥出院。

搶救大廳的病人狀況時好時壞, 但好歹都有應對方法,值夜班的醫護們神經繃得很緊, 觀察得很認真。

全院最緊張的科室, 是麻醉科的複蘇室,鄭國公的長子趙潛, 在做完神經外科的開顱手術以後,還有顏面多處骨折的修複,和全身多處骨折的矯正術要做。

趙潛的身體底子很好, 但架不住全身是傷而且太重,48小時內心跳驟停了2次,又被搶救回來。

每次都把在一旁照顧的鄭院使嚇得魂不附體,又在轉危為安的時候, 對飛來醫館的精湛醫術仰慕至極,隨身小抄記得飛起。

時間一點點地過,醫護們的神經繃得非常緊。

但到晚上趙潛的生命體徵又很平穩。

鄭院使坐在趙潛的床邊,這幾日發生的一切讓他有深刻的認知,趙潛有突發狀況,自己完全插不上手,而且還會礙手礙腳。

傾盡半生的臨床經驗和翻遍古籍的學習,在複蘇室裡毫無用處甚至有些多餘。

鄭院使閉上眼睛,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如果可以的話,他一定全力推薦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擔任太醫院院使,但這幾日的觀察下來發現,他們……完全瞧不上。

正在這時,有兩層門的複蘇室外響起了輕輕的敲玻璃的聲音,大家循聲望去,發現是中醫科最年輕的醫生沈橋,嗯,是的,就是那個被秦主任限期24小時的顯眼包。

護士長看著他貼在玻璃窗上的小紙條:“能不能請鄭院使到中醫科去一趟?”

鄭院使被護士長輕聲提醒後,想了想,推開門換掉隔離衣後,直接走出去向年輕中醫沈橋點頭致意,表示願意前往。

於是,鄭院使跟著沈橋去了中醫科的醫生辦公室,發現辦公桌上擺了飲料和零食,還有一大塊白板以及五顏六色的記號筆。

是的,自從上次穿越以後,醫護值班房裡就有了囤零食飲料的習慣,萬萬沒想到啊,還真的派上用場了。

鄭院使喜歡飛來醫館的一切,尤其是吃喝,那些五顏六色的包裝袋和塑膠瓶,看著格外誘人。

“鄭院使,請坐。”沈橋熱情招呼。

鄭院使看著比自己孫子還小的沈橋,既覺得親切,又覺得自己太放肆,坐在椅子上拘謹地問:“不知醫仙有何事?”

沈橋先給鄭院使開了一瓶茶飲料,然後又拆了一包蝦片:“鄭院使,您能把這三位離去前的情形重新描述一遍麼?”

“他們平日喜好什麼食物,有沒有服用什麼偏方,或者有沒有惡習?”

鄭院使猶豫了一下:“某隻能記得一個大概,特別詳細的記不得。”

“您盡管說。”沈橋剛拿出黑色馬克筆要記。

緊閉的醫生辦公室門開了一條縫,先探出一雙眼睛,緊接著第二雙,第三雙……門縫越來越大,索性直接走進來一位、兩位、三位……

“沈橋,你值班時候開小灶是幾個意思?”

沈橋那個冤啊:“秦主任只給我24小時……我苦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