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就拜託了 超綱了呀!(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國公從移動梯下到方沙城,上了國公府的馬車,暫時把趙潛拋在腦後,眼下最緊急的事,是文德殿內與秦王死得一模一樣的孟閣老,究竟是誰下的毒手?
鄭國公一陣陣地後怕,如果鄭院使沒能憑直覺提醒齊王小心長信宮的食物,也許死的不是孟閣老,而是齊王殿下!
“快!越快越好!”鄭國公用力一拍馬車。
馬車以最快的速度向著國都院一路急馳。
鄭國公努力舒緩再次緊繃的神經,卻始終放心不下齊王,不知魏國公有沒有好好照顧?
……
而齊王在鄭國公告假離開長信宮後,就一直站在大殿裡,孟閣老已經被抬走,群臣也回各部開始日常的工作,內侍們正在刷洗地面的殘血。
“齊王殿下,您且去歇下,等這裡清洗幹淨、薰了香以後再……”內侍官畢恭畢敬地勸。
齊王讓開五步距離,拿出飛來醫館的紙筆就是一通猛寫,記錄下孟閣老從身體不適到七竅流血而亡的所有細節。
秦王這麼死可能是意外,但孟閣老也這麼死,意味著最令人諱深莫測的“下毒”出現了。
魏國公一聲令下,把尚食局今日當值的所有人、負責傳菜搬食案的內侍和女使們全抓了,只等齊王來奪度。
因為有約在先,不論誰在齊王身旁,都不能擅自專斷,必須逐層詢問:“齊王殿下,您打算如何處理?”
齊王問:“以往發生這樣的事是如何處理的?”
魏國公一時語塞,齊王殿下與以往任何一位殿下都不同,該如何回答?
一旁的內侍官躬身行禮:“啟稟齊王殿下,沒有刺配,一律問斬。”
齊王吃驚不小,尋常內侍和女使有兩點,一是努力鑽營,爭取能為自己和家人謀求更多的錢財;二,日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不錯。
所以,“下毒”這種一經發現對自己有害無益的事情,一,可能為了入宮尋仇;二,受人指使。
受人指使的根源無非是“威逼利誘”,不然,何必冒這麼大風險?
現在抓了眼前這麼多人,就像鄭院使說的“治標不治本”,如果按照過往的經驗,這些人一個都活不了,但真正的“幕後黑手”根本無從查起。
齊王憑借過人的記憶力,從這群人中間挑了出現在孟閣老周圍的佈菜女使和內侍,共四個人,一人擺桌案,一人放碗碟,一人盛粥,一人端上前。
被點到的四個人,個個嚇得腿腳直哆嗦,跪在齊王面前哭個不停,連冤枉都喊不出來。
魏國公暗暗吃驚:“齊王殿下,您怎麼知道這幾個人在孟閣老身旁?”
齊王不以為然:“擺桌案的,左手腕有一道很深的傷疤;放碗碟的,左手食指上有一道深長的疤,看樣子是今早才受的傷,可以說說是何原因麼?”
不等人回答,齊王繼續:“盛粥的右腳微跛,不仔細看難以發現;負責呈上的人,身上沒什麼傷口,但他右手腕上有小小的胎記。”
正在齊王打算繼續唬人的時候,內侍官卻忠言逆耳地提醒:“齊王殿下,他們今日敢“下毒”,明日就能做出更出格的事,請殿下嚴懲!”
齊王陰森地轉過臉:“內侍官,你想做什麼?”
“請殿下不要婦人之仁,當斷則斷,以免留下禍患。不是每一次都能這樣幸運的。”內侍官急得都快跳起來了。
齊王知道,這時候沉默,會讓內侍官得寸進尺。
所以,就在內侍官打算繼續的時候,被齊王扔來的眼刀,打了個措手不及。
“你先退下。”齊王不動聲色,任由內侍官勸說。
內侍官怎麼也沒想到,齊王殿下反問:“如果把這些人都錯殺了,以後就不會有下毒了嗎?”
“被錯殺的人也有親朋好友,如果他們今日枉死,又該如何向他們交待?”
內侍官再次忠言逆耳:“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齊王回答:“來人,把內侍官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