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邵憶秋分別邀請了呼吸科、面板科和內分泌科聯合會診,比對著檢查結果,結合病人的精神狀況,再問日常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在趙鴻的翻譯下,梅家管事大倒苦水,梅敬竹偏食得非常嚴重,盡管太醫院鄭院使再三囑咐要“品類多樣”,餐餐不同,但病人不聽啊。

醫護們見過偏食挑食的孩子多了去了,還有許多擅長偽裝的成年人和老人家,這位能偏食到哪兒去?

接下來,梅敬竹的飲食習慣給了大家不小的震撼,喜歡吃白粥拌糖,白米飯拌豬油,其他的一概不吃。

起初,梅家管事被醫護們看著還有些緊張,但隨著贊許和恍然大悟的眼神越來越多,就倒起了苦水,鄭院使是國都城第一名醫,不聽他的聽誰的?

為此,管事絞盡腦汁,把雞肉或魚肉剁碎煮成靡摻在白粥裡,用魚湯雞湯煮粥,煮好的粥或白飯,上面點綴似的撒些肉末或者梅子等等,諸如此類。

即使這樣,還經常被梅敬竹發現,輕則繃著臉,重則摔碗摔筷子發脾氣。

真是一把辛酸淚,三日三夜都說不完。

面板科醫生和內分泌科醫生聽完無語望天花板,這種老人家得什麼病都不奇怪,有多少奇奇怪怪的症狀也都不奇怪,這純純是營養不良引起的!

而這種營養素缺乏的病人,脾氣也會越來越差。

醫護們都向梅家管事投去同情的目光,同時又有些敬佩,這麼細致用心地照顧病人可太不容易了。

急診內科女醫生邵憶秋忽然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立刻開了維生素檢查和尿檢單。

面板科和內分泌科醫生互看一眼,又看著邵醫生,不約而同開口:“腳氣病?!”

說完,戴著口罩的三個人都出現了笑紋。

但血清維生素化驗出結果要3~4天,所以商量後決定先用基礎支援療法,等結果出來後再定。

面板科醫生可以走了,內分泌科醫生還要會診雙下肢壞疽的戚修明,真是壓力山大。

這時,自動門開啟,被骨科集體投票投來的“天選之子”姚傑,他和邵憶秋一樣,因為輪休在家,錯過了神秘大事件,在看到同事們的銅錢手機鏈,以及某些心照不宣的默契,真羨慕嫉妒恨啊。

於是,急診請骨科會診,大家心領神會地把機會投給了姚傑,好吧,其實也許有那麼一些些的……私心。畢竟糖尿病壞疽的治療是個動態連續的過程,而異味伴隨著整個病程,配合降血糖第一位。

同樣是糖尿病,躺床上的戚修明與可以出院的寧溫書完全不同,首先他不能行走,其次他不聽話。

戚家管事與梅家管事一樣,憋了滿肚子委屈要說,梅敬竹是瘋狂的純碳水愛好者,而戚修明是狂熱的肥肉愛好者,頓頓要吃肉,還要吃大肥肉,怎麼說都不聽。

兩人不同的極端,一個特別瘦,一個特別胖,使勁折騰的結果倒是差不多,真不知道說他們是幸運還是倒黴,都活著,也都活受罪。

雖說這倒黴是咎由自取,但梅敬竹的髒器功能受損很嚴重;而戚修明則必須截肢保命。

戚修明實測血糖22.6,沒並發酮症酸中毒也是個奇跡。

但也因為血糖太高,截肢手術只能延期。

可即使這樣,戚修明聽完趙鴻翻譯的一系列注意事項,以及截肢這條相當嚴重的後果,仍然樂觀地令醫護們眼前一黑:

“某都這把年紀了,活一日就是賺到,截肢以後可以坐木輪椅,反正某日常也不喜走路和登山。”

趙鴻再次勸說,如果不盡快把血糖降下來,不僅不能做手術,還可能引發其他嚴重的並發症,這樣不僅坑害自己,還拖累身邊關心的親朋好友,勸到後來已經生氣了。

戚修明臉上的笑忽然就凝住,大聲問:“十三皇子,某請問您,連續三年收到的官糧都摻了沙,以前開遍大鄲各州府郡縣的慈幼局也關了。”

“農戶們起早貪黑勞作整年,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尋常女子拼死生下的孩子都養不活……相較於某這種還有官糧可以領的老不死,沒了雙腿又怎樣?”

“雙眼看不見又怎麼樣?某還希望哪天連耳朵都聽不見,這樣才好!”

“十三皇子,某隨時都可以去鬼門關的人,可即使這樣房前屋後仍有人監視窺探,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醫護們沒聽明白,只知道整個搶救大廳裡的病患們臉上都籠罩了一層悲憤,梅敬竹是,晏敦也是,之前從方沙城搶回來的危重病人們都是。

幾乎同時,七臺心電監護瘋狂報警。

醫護們立刻忙活起來,他們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