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逃 鋪開看到一個字“快”

眼前是一艘翹頭翹尾的小船, 船身裝飾著大小相連的荷葉與荷苞,圓臉的孩童梳著雙髻紮彩綢,穿綵衣, 像蓮葉裡長出的荷娃娃。

女娃歌聲軟糯,男娃歌聲清亮, 大大方方地唱著歌謠, 隨著歌詞扭腰擺手踢腿,在陽光下, 比年畫娃娃還可愛。

除了畫舫, 周圍還有幾艘船, 有人向小船裡擲銅板賞錢的, 有人鼓掌叫好的……船與船之間都保持著安全距離。

一曲歌結束,荷葉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漸行漸遠, 去另一處繼續唱歌。

直到此時, 大家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所謂遊船,就是把整條河當作移動舞臺, 表演的船隻按順序劃動, 盡可能讓所有船隻上的客人都看得清、聽得到。

忽然一陣鼓點聲漸漸靠近,緩緩駛來一艘大船, 船上六名身穿綵衣的鼓手斜挎著長鼓跳舞,敲得整齊劃一,舞動的手腕和雙足, 像勇猛的戰士,站在搖晃的船上也如覆平地,激烈又昂揚的鼓聲傳得很遠。

鼓聲把大家有瞌睡蟲徹底趕跑了,有拿手機拍照的, 也有直接錄影的,主打不放過任何精彩的瞬間。

錢主任從厚厚的鏡片裡望去,這長鼓兩面蒙皮、中間細,並不是尋常能見的平敲大鼓,小聲問:“這是什麼鼓?”

寧溫書立刻恭敬回答:“錢醫師,外夷羯鼓,傳入大鄲已有些年頭。”

錢主任轉身,拿起手機自拍自己和大船的合影。

其他船上的人爆發出一陣又一陣喝彩聲,而醫護們並不習慣這種大聲叫好方式,只是安靜地聽,等鼓樂停住,一起鼓掌。

寧溫書補充:“大鄲歌舞有三十餘種,樂器二十多種,今日遊船都能看到。”

大家正看著,畫舫內走出一名女使,趿坐在長桌案前,取出整套茶具,逐一擺放後點燃小泥爐煮白水、抹茶、燙茶盞……

文浩和周潔望著整齊擺放的各種小罐,一種不好的預感慢慢升起,想到了穿越大郢時喝的那盞五味雜陳大醬湯。

不是吧?

周潔走到長桌案前,欣賞貌美女使的纖纖玉手,在心裡贊嘆,現代社會縱使有再多套漢服,與真實的古人古裝一比,實在太遜色了。

紅衣素手,美人如畫,就在眼前。

魏璋悄無聲息走到周潔身旁:“收斂點眼神,別像個女色魔。”

文浩聽到了,抿嘴笑。

周潔剜了他一眼,又走到開啟的花窗前,一艘百戲船正緩緩靠近,立刻開啟手機錄影:

有人不斷拋接沉重的大缸,也有人舉著又長又沉的幡杆看起來毫不費力,有人踩著高蹺在船上踱步……不論船怎麼搖晃,他們都沒半點失誤。

小葛警官把手都拍紅了,厲害!

百戲船表演完畢,特別恭敬地向兩艘畫舫裡的醫護們行禮,還投了不少梅花、桃花、杏花和香囊,投得還特別準。

小葛怔怔地看著飛到手中的香囊,困惑地看向魏璋:“不是說,演得好,觀眾向出演者投擲鮮花或銅錢嗎?”

百戲們是不是投反了?

大家望著準確飛到手中的鮮花枝條、甚至花環,都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寧溫書趕緊過來解釋:“醫仙們是這樣,這艘船上是國都城百戲社的社員們,他們感謝醫仙們救治了重傷的百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