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傷寒 “大鄲這是打算與北狄開戰?……(第5/5頁)
章節報錯
兩小時後,檢驗科和消化內科出診組,魏璋和妙音,坐著救護車和電車離開醫院,到達方沙城南的屋舍區。
在大鄲,成為禮部官員熟知禮法是根本,另一項重要技能就是熟悉鄰國語言,比如寧溫書等官員,就精通北狄、南越等國語言。
雖然禮部有專用譯語人,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有限得很,尤其在兩國暗流湧動之時,官員們個個能要學鄰國語言,只為以防萬一。
寧溫書等人面對裝置組是看都看不明白,更別說幫忙了。
但檢驗科和消化內科出診組一來,禮部官員立刻有了用武之地。
醫護們先給他們發了口罩、護目鏡和手套。
官員們雖然知道飛來醫館對病患一視同仁,但醫護一到,先保護他們,仍然很感動,然後就努力成為溝通橋梁。
北狄使團再怎麼見多識廣,也沒見過這等陣仗,飛來醫館的醫仙們這是要做什麼?
一想到,北狄對疫病病患的粗暴解決方式,個個心驚膽戰。
好在,禮部官員按照醫護要求逐一說明,反複溝通之下,使團一眾人才明白,這是保護醫者不被疫病所染的方法。
一瞬間,蕭主使和耶律副使兩人再次憤懣,為什麼飛來醫館不去北狄?北狄哪裡不好?
首先,按照腹瀉與否,將病患屋舍分割槽;然後要病患配合檢查,包括但不限於查體、抽血等等;最後是告訴病患飲食生活日常的注意事項。
晚上七點,北狄所有人採血取樣完畢,檢驗組坐救護車回醫院,一小時帶著血生化常規的報告回來。
醫護們先忙完分割槽和初步體檢,根據報告,給腹瀉嚴重的病患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觀察其他可能處於潛伏期的病患。
因為有發電機,方沙城南的屋舍區都是亮的。
被分到傳染區屋舍的蕭主使和耶律副使住一間屋子,望著高掛的輸液袋和胳膊上紮的針,一陣又一陣地恍惚。
全套防護的醫護們著重觀察這十九名傷寒病患,魏璋和妙音則負責醫護們的安全。
屋內屋外一片寂靜,有對傷寒的畏懼,也有對醫護們暗搓搓地期待,北狄使團破天荒地沒有再作妖。
畢竟生死麵前都是小事。
……
醫院多媒體會議室
鄭院使和其他太醫,都在認真觀看“傷寒”科教片,非常認真地做著筆記。金老和中醫科秦主任為他們講解。
金老問了魏璋才知道,大郢也有傷寒,在沒有輸液和抗生素的年代,每次流行都會奪走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傷寒由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經消化道傳播,喝了被汙染的水和食物,就有可能染上。
但傷寒沙門氏菌不耐高溫,養成飯前洗手等衛生習慣,喝熟水和吃熟食,可以大大減低感染率。
感染傷寒後,會有潛伏期、前驅期、極期和恢複期四期,極期會有持續性高熱、玫瑰疹、肝脾腫大等症狀,也是腸出血、腸穿孔多發期。
在現代可以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治療,結合補充液體和電解質,加快病患康複的程序。
而大鄲沒有抗生素和補液措施。
所以,第一項就是教他們配製補液鹽,及時補充因為吐瀉失去的液體和電解質,以免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失去生命。
第二項就是,傷寒沙門氏菌會造成腸粘膜的廣泛性損害,腹瀉常伴有血便等症狀,吃清淡容易消化的溫熱食物,少量多餐,可以減少腸出血和腸穿孔的發生。
因此,在沒有抗生素的前提下,正確的隔離方式和飲食指導可以大大減少病患的死亡率。
看完科教片,鄭院使又和秦主任討論了大鄲現有診斷和治療方式、藥物使用等各方面,最後總結出適合大鄲的中醫診療方案。
而這套方案也經由手機,傳送到了出診的大鄲太醫手中。
……
夜深人靜時,鄭院使和太醫們到達方沙城南,望著北狄使團明亮的屋舍,以及忙碌的醫護們,內心充滿感激。
同樣套上了全套防護服,結閤中醫診療方案,觀察病患各期症狀和表現,同時考慮預防性服藥的可能性。
現在,只能盼望使團沿途經過的州府郡縣,沒人染上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