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5/6頁)
章節報錯
聞言,宋公子捷一陣唉聲嘆氣,末了詔日:“即是如此,便請大夫隨我赴會,一探究竟!”
仲秋八月,宋公子捷如言起行,赴約蒙澤。
秋高氣爽,宋公子捷行於旅途,渾然不知死期將至,而見引蛇出洞計成,南宮長萬隨之偷出府邸,前往謁見公子御說。
到得公子府前,公子御說驚問之:“君上有命,著將軍禁足府中,何以致此?”
南宮長萬回日:“無要事,不敢驚擾公子清修!”
聞其如是說,公子御說將其讓進府中,請座看茶畢,問日:“將軍有何要事!”
南宮長萬敬日:“謀欲弒君,賦職公子!”
公子御說驚而失色,起身責日:“大膽狂徒,何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南宮長萬辯道:“子捷為君,宋室安得一日寧靜?只顧一己私慾,數起刀兵,以致府庫空虛,民不聊生,某乃為民請願也!”
公子御說側首駁日:“君行錯,臣失職也!汝等不思己過,而責君之錯,豈是為臣之道?吾誓死不行此事!”
身為人臣人子,難受此命南宮長萬諒解道:“此事無需公子介,某已籌劃完全,只等事成,公子履位即可,所有罪責,某將一力承擔,與公子無關,但盼公子勤政為民,以昌社稷!”說罷,請辭自退。
公子御說望其遠去身影,自思道此人膽大妄為,無望無德罔顧綱常,與之此人同行,無異於與虎同行,終將為其吞食,是以連夜奔往毫邑避禍去了。
還說南宮長萬,自公子府歸家,便從護院家丁之中擇出青壯百人,著其前往蒙澤刺殺宋公子捷。
此刻,宋公子捷渾然不知,正自悠然自得與之魯公賞雪清談,言日:“乘丘辱我,君做何言?”
魯公姬同望雪道:“過往雲煙,適時各自為政,不謂私仇也,眼下荊楚勢迫中原,危及魯宋社稷,還望宋君大量,與我攜手共御強敵!”
宋公子捷揮手弄雪,回言道:“瑞雪兆豐年!也罷,便讓往事隨風消散,願與魯室重拾舊好,同盟互助攜手共盛,如雪無瑕!”
魯公姬同悅言道:“甚好!甚好!”隨之引其踏雪共賞臘梅。
觀之一日雪景,宋公子捷不堪凜冬酷寒,請辭還屋休歇。
殊不知,南宮長萬所使刺客業已伏於管舍各處,只等宋公子捷一行踏入,隨之一擁而起就地斬殺。
正說時,不遠處便傳來宋公子捷爽朗笑聲,屋中刺客盡皆屏息默言,待之眾人入內,但聞一聲哨起,眾皆竄出,將之眾人團團圍住。
眾皆驚慌失措,只見領頭賊子一聲令下,眾刺客奔將上前,先將宋君身護衛係數殺盡。
大夫仇牧護持宋公子捷連連後退,隨言道:“死士索命,無非為財,敢問我等價值幾何?願以十倍之價討眾存命!”
眾刺客稍加遲疑,但聞匪首喝道:“吾等不為錢財,只為替天行道!”音落,眾刺客隨言而行,揚刀奮起將其君臣斬於血泊之中。
可憐宋公子捷君臣橫死魯地,至死不知弒己者是敵是友,憫其一世,照諸後人,譜書閔公。
眾死士刺殺得手,隨即飛鴿傳書商丘,又因弒君重罪,無以返鄉,遂就地解散,各奔東西。
得知訊息,南宮長萬隨即出府,策馬奔向公子御說府,然被告知公子因故去往毫地矣,只得鬱郁而回。
雖不知其為何去往毫地,然想道邦國不可一日無君,南宮長萬遂又遣使前往迎其還邦嗣位。
使至毫邑,見過公子御說,向其表明來意,不料其不喜反罵道:“南宮暴徒,弒君犯上,天理不容,舉族當誅,吾只恨無力戮賊,又豈會與之同流合汙!”
南宮使者為其逐退,無功而返。
聞使奏報,南宮長萬負手憤言道:“有心相助,反遭其一辱再辱,擬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為人,不復為君也罷!”
旬日過後,南宮長萬遂立公子子由為君,更著南宮牛、孟獲帥軍一萬圍毫,以除後患。
及此,南宮長萬一時間權傾朝野,掌握生殺大權,眾公族子弟亦懼其殺己,遂盡奔蕭地去了。
失之宗廟,眾公族子弟亦是心有不甘,憤憤不平,遂共聚一堂商議復國之策,適逢蕭叔贏芯前來探望,眾皆請其主持公道。
蕭邑世受宋恩,為其蔭護,方得保全社稷於亂世,見之南宮長萬惑亂宋祠,亦有心相助,蕭叔贏芯謂眾言日:“南宮弒君做亂,擁立子游為君,獨掌宋室軍政大權,我等亟需另立新君引導民心,方可與之對抗,我意於毫迎立公子御說,眾意如何?”
眾公族子弟紛紛點頭認可,其有一員憂日:“蕭叔所言甚是,只是毫邑已為叛臣重兵包圍,我等手無寸鐵,如此前去迎奉公子,必為所擒,似此奈何?”
蕭叔贏芯頷首回言道:“此事確實棘手,然亦非無計可施!鄰邦曹室歷來與宋交好,請其出兵一部相助,當無不允!再有蕭邑亦可出兵萬餘,集兩者之力,擊潰毫邑叛軍,應非難事!繼迎立公子御說,可也!”
聞之此說,眾皆詢謀僉同,遂各自依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