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6/6頁)
章節報錯
晉室沉名於世近半世紀,晉公姬詭諸亦是初即君位,滿腔熱忱亟欲揚名入世,如得王室擁護,則將事半功倍,由是緊接其言舉杯敬道:“小子不才,晉室亦將唯王命是從!”
得之二君應言,周室復興有望,周王姬閬欣喜萬分,賜予二君玉五對,馬四匹,隨言添酒滿杯,即又與之二君同飲一樽。
晉鄭二君欣然受禮,捧爵陪飲一樽。
如此眾人飲至半夜方散,唯有虢公慶父還算清醒,駕車護送二君回府。
次日,行過祀農大典,晉鄭二君隨即辭別周王姬閬,各自駕車還邦去矣,及後互通有無,好如一家。
至此,周、晉、鄭連橫之略初見雛形。
是過月餘,晉鄭二君為報周王賜禮,遂詢虢公慶父,欲為周王姬閬遴的一後,自古美女出陳地,二君即又說動陳公陳杵臼出閣愛女陳媯。
春三月,虢公,晉侯、鄭伯拜請原公去陳國迎逆王后,陳女陳媯順利嫁入王畿,得周王姬閬寵愛,賜封為惠後。
及後,周、鄭、晉、虢、原、陳既成盟邦,內通商旅以富民,外濟列強以強軍,佔據中原腹地,拒南御北自成一體,亦可謂一方霸主也!
有人歡喜,便有人憂,此乃恆古不變之理,周王姬閬饗醴諸侯,令之魯等禮儀之邦眼紅不已,謂世言日,王行非禮也,天命諸侯,其名位不同,禮數亦當異處,不可以禮假人,然值亂世當道,禮崩樂壞之際,諸侯自顧不暇,此舉並未引發世人關注。
眼見鄭周之勢與日俱增,於魯爭世大為不利,而語中原又無諸侯響應,魯公姬同遂將目光放至域外戎狄部落,欲行以夷制周之略。
不數日,北戎單于勒布薩接獲魯公密信,信中命其虜掠鄭周,魯為內應呈報鄭周軍情,且戎族舉事所耗軍資,亦將由魯室償付。
如此好事砸在頭頂,豈有不應之理!北戎單于勒布薩當即回信願行尊言,遂詔命各部集結,聚得戎騎數萬,繼而開出仇由,直逼鄭周疆界。
眼見戎狄復起來犯,周王姬閬不敢大意,當即邀鄭聯軍往而御之,因之兩軍勢均力敵,周鄭聯軍與其廝殺戰鬥數十場,拼盡全力亦無法將其驅離,爭戰數月未能分勝負。
北戎單勒布薩覬得魯室提供軍情,引得戎族鐵騎避實就虛,你來我往與作拉鋸之爭,雖得立於不敗之地,然亦無法迫近中原腹地一步。
然則時日一長,北戎大軍頹勢盡顯,戎騎四方遊襲,頓見人馬疲乏,戰鬥力銳減,加之久無建樹,魯室亦堪堪對其冷淡,連日不見魯使前來呈報軍請,又因跨境作戰,糧草接濟入不敷出,以致軍心渙散,皆無爭戰之心矣!
鄭周聯軍是為護境安民而戰,師出有名乃為正義之戰,步步為營調停有度,倚邦作戰糧草有續,是以得見愈戰愈勇!
至入夏時節,窺見戎軍亂象升起,鄭周聯軍抓準時機,集中精銳兵馬,尋得戎軍主力決戰,其戰局可想而知,戎軍毫無防備一戰即潰,北戎單于引得殘餘戎騎逃往域外,鄭周聯軍乘勝追擊百里而還,取得河北平原千頃沃野,震驚諸侯!
此入中原毫無收穫,損兵折將空費糧餉,北戎單于勒布薩愈想愈覺憋屈,遂起意問魯討要軍資,略微找補此行損失。
而魯室以夷制周之略失算,正自懊惱不已,責日戎軍無能,又豈會搭理戎人索餉之請,遂驅戎使與之斷交。
北戎單于勒布薩一怒之下,遂引得兩萬鐵騎,橫渡濟水伐魯,既然文行不備,便施武事逼就。
夏仲芒種,兩軍對壘於濟水西岸,北戎單于勒布薩引兵深入諸侯之地,卒遇魯軍,遂使武車驍騎,繞魯左右,魯之三軍皆震,走不可止。
與之對陣者,是為魯大夫曹劌,乃兵家名宿,深諳兵法韜略,遇之此情,謂之日‘敗兵’,熟知善者可勝,不善者將以亡!遂伏材士強弩,武車驍騎,為之左右,常去前後三里,待戎騎逐至,瞬發車騎,衝其左右,敵人擾亂,不敢冒進,魯走者自止矣!
及此,兩軍復又列陣對壘,大夫曹劌登梯查視敵情,嘗見戎狄與魯,旗鼓相當,思之戎若整治精銳來襲,魯誠難當也!遂教材士強弩,伏於左右,車騎堅陣而處,若此,進可攻,退可守,以不變,應萬變。
戎騎莽則莽矣,卻無戰法謀略,隨得北戎單于勒布薩一聲令下,即又一窩蜂似的殺向魯軍,不及至魯軍陣前,即遇魯伏兵行出,以積弩射其左右,阻滯戎騎之攻勢,好容易挨至與魯軍接戰,但見魯君車騎銳兵,疾出奮擊其軍、或擊其前,或擊其後,戎騎首尾不能相顧,亂象從生,戰不過半個時辰,北戎單于勒布薩即著退秉,領得餘部望北遁走。
雖獲大勝,然乃因己召來之戰,其已敗退,便未使軍追擊。而北戎單于勒布薩受魯蠱惑,兩敗於中原諸侯之手,一時怒不可遏,遂將與魯謀周通訊書簡公諸於世,諸侯紛紛遠魯斷交。
至秋,魯生蜮蟲之害,而致顆粒無收,諸侯竟無一人伸手相援,魯室境況每日俱下。
中原局勢動盪不定,南疆楚巴又生爭端,春秋之世,當真是亂矣!
在講楚巴之爭前,先說一段史話,當初楚武王熊通攻克權邑,設定權縣,著鬥緡為縣尹做,不料斗緡私據權地而叛楚。楚武王熊通一氣之下,帥水陸兩軍六萬餘,圍權邑殲殺鬥緡,遂權室宗親遷到那支集中居住,以便管理,繼而改使閻敖縣尹。直至楚王熊貲即位,即又與之巴人一起攻克申邑,設申縣。申權既陷,巴地勢孤,下一淪楚而為縣者,即屬巴也!楚軍使巴軍受到驚恐。巴背叛楚國而進攻那處,意圖復權社稷,聯而抗楚,於權巴里應外合強攻之下,那支楚軍不敵,令尹閻敖亦戰落城下,不數日,巴人破城而入攻佔那支。還見上天有好生之德,令尹閻敖掉落護城河饒得一命,沿湧水裡游出逃回郢都。乃何楚王熊貲惱其陷城失地,使人牽出斬之,其閻汕恐楚王熊貲牽怒於己,遂連同其族人一起投靠了巴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然殺父之仇終難忘卻,趁之中原亂起,楚室目光北顧之際,遂勾連巴人,起事犯楚!
寒冬臘月,閻汕領得本部兵馬及巴軍水師,共計四萬餘,奔襲郢都南門,有道是蜀道寒雲,渭水觀北風,且看巴蛇與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