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3/3頁)
章節報錯
上官駱薄薄的唇抿了起來,臉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燦爛的很。
……
韃靼兵進入陝西,協助金國對抗宋軍的訊息傳到臨安以後,淮西御前諸軍都統制邵宏淵、淮東御前諸軍都統制李顯忠,便不約而同地上書朝廷了。
他們請求兩淮前線的宋一改防禦態勢為進攻,以此牽制金軍主力,減輕陝西戰場的宋軍壓力。
但這份奏章,卻被小皇帝果斷“留中”了。
先帝既定戰略不能變。
這是朝廷的意思。
之前西夏戰場上,劉、吳兩軍輕率冒進,險些將大宋籌備五年的對夏戰略功虧一簣,兩淮戰場豈可重蹈覆轍?
一旦兩淮宋軍主動進攻,卻在戰場失利,金軍南下,倚騎兵之速,旦夕可至臨安。
到時大宋陷入被動,不獨陝西戰場會一團狼籍,整個大宋的大好局勢都會失去。
未來的事,任誰都只能做一個預料。
誰也不能說,官家的擔心就一定不能成為現實。
穩紮穩打,只是一種選擇,現在也並不能證明它是錯的。
所以就連鵝王,對於官家的決斷也不能提出質疑。
尤其是轉過年來,小皇帝就該親政了。
趙璩本就是一個無心於權位的懶散王爺,這個時候更不能對官家看起來無可挑剔的選擇提出質疑。
所以兩淮主帥的提議,便被無限期擱置了。
不僅兩淮主帥的意見被擱置,就連鄂州軍區都統制李道,也被朝廷下旨,勒令他停止渡河作戰,轉入全面防禦。
官家的旨意是,西夏已經到手,按照先帝既定策略,一旦征服西夏,再經兩年時間經營西夏,然後再從西夏、漢中、鄂州、兩淮,海上五路伐金,以舉國之力進行光復之戰。
不過,先帝的既定策略中,西夏是打下來的。
宋國因此會耗損大量人力物力,當然需要時間恢復元氣。
可現在是西夏主動獻國投降,宋國耗損的人力物力並沒有那麼大。
這種情況與既定國策中參考的條件是不同的。
然而,小皇帝堅執己見,他打的是先帝的幌子。
之前西夏戰局岌岌可危,明明是因為吳璘老帥陣前病逝,監軍趙婒又輕敵冒進造成的,可這所有變化,小皇帝置若罔聞。
李道是個何等油滑的老軍頭?
當初秦檜整治岳飛時,他都能從岳家軍中全身而退,而且依舊受到朝廷重用,秦檜也沒找過他的麻煩。
這等人物,眼力好的很。
他已經隱隱看出朝廷真正的意圖,於是立即退兵,收縮於長江以南,進入防禦態勢。
“爹,二叔在陝西一虎難敵群狼啊,咱們這邊怎麼不打了?”
大軍退守江南,李道也就有功夫回府了。
他剛回府,就迎來了小辣椒李鳳孃的問責。
李道把臉一板:“什麼二叔,人家姓楊,咱家姓李,別拉扯的那麼近乎啊。”
李道跟個渣男似的,趕緊和楊沅撇清關係:“閨女,官家明年便要親政了。
官家一旦親政,後宮不可無主,朝廷有旨意下來,於各地擇選秀女,入京待選。”
李道美滋滋地道:“我朝選後,首重門第。門第之中,又以武將世家女兒為最優。
咱家可是最符合標準的,你又生得貌美,大有希望被選為皇后。
爹已替你報了名字,你就擇日進京,選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