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燕王!(第3/3頁)
章節報錯
楊沅冷眼看著,只覺得他們吵鬧。
他們所議論的,似乎與他毫不相干。
反正,他早已知道了,封王,位極人臣。
功已不能再高,爵也不能再升,他以後老婆孩子熱炕頭可也。
倒也不錯,這些年東征西討的,連自己的孩子都有好幾個出生時他不在身邊。
以後的日子,可以多陪陪家人。
楊沅這邊胡亂想著,那邊晉王趙璩已經一錘定音了。
以楊沅之功,他認為理當封王。
兩宋一共三百多年曆史,只出過不到三十位國公,五個生前封王的異姓王。
但是論功績,楊沅是真夠資格封王。
尤其是,這王爵一代而終,並不世襲,而一旦封王,也就註定了他要離朝政遠了。
以此為代價,哪怕是楊沅的政敵,這時也做不出拖後腿的事來。
於是,這封爵的鬧劇,也便就此確定了下來。
小皇帝趙愭想到趙諶所說,要格外加恩、優容,在親政之前,還要有所掩飾的話。
他便清咳一聲,朗聲道:“晉王所言有理,以楊卿之功,這個王……當得。”
趙愭微笑道:“依朕看,楊卿就封燕王好了,楊卿與朕的王叔一向交好,燕晉相鄰,更顯友好,如何?”
楊沅站起身來,叉手道:“陛下隆恩,臣豈敢推辭。”
左司諫李渡歡原是東宮屬官,趙愭登基後,從東宮官變成了朝官。
司諫負責糾正朝政缺失、任命不當、違法行為等行為。
這時他便順勢出班,拱手道:“陛下,楊沅受封王爵,這右諫議大夫、川陝暨隴右宣撫使之職,就該交卸出來了。
不知可由何人出任,還請天子示下。”
趙愭把臉一沉,故作不悅地道:“楊卿出鎮潼川之前,雖然掛著右諫議大夫的官職,但朝中職司,一日不可或缺,早就有人補缺上去。
楊卿卸任既可,此職本無空缺,無需再任。至於川陝暨隴右宣撫使……”
趙愭看向楊沅,道:“朝中還有何人比楊卿更加熟悉這三地事務?
朕封楊卿為王,是因為楊卿的功勞。
楊卿正當而立之年,還要大有作為之時,難道就此閒適養老嗎?
這川陝既隴右宣撫使,仍由楊卿遙領便是。”
楊沅啞然失笑,聽前半句,他還真以為這小皇帝毫無芥蒂,仍然要重用他。
只是不放心他領兵在外,所以要加一道限制。
如今這“遙領”一出,果然是個面子工程罷了。
一見楊沅忍不住失笑,趙愭也是心中微虛。
他便清咳一聲,加補道:“楊沅封王,食邑萬戶,再加一千戶,賜‘三不朝’!”
群臣聽了,又是一種騷動。
一些以為楊沅就此要遠離朝政的,都以為當真是聖恩隆寵了。
所謂“三不朝”,就是指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放眼整個大宋歷史上,有此殊榮待遇的,也只岳飛一人而已。
現在,又多了個楊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