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3/3頁)
章節報錯
雖說這樣一支人馬,真正能打的還是“六千會”的核心骨幹,但是架不住義軍人多啊。
漫山遍野、烏泱烏泱的。
而且齊魯地區百姓大多好武,哪個村子都有自幼習武的人。
因此他們打仗雖然沒什麼章法,可個人武力倒也不弱。
一大群義軍跟蝗蟲過境似的一路殺過去,還真殺的金人有些手忙腳亂。
完顏亮本想從中原調兵進入秦地,將被困宋軍一口吞下,如此一來,主客之勢易矣,
卻不想,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冒出一支如此規模的義軍來。
明知這是吞下宋軍主力的絕好時機,可是義軍眼看就要殺到燕京城下了,難道要跟義軍賭,他們一定攻不下燕京城?
燕京一旦有失,那金國就徹底完了,新金那邊傳來的訊息,他們正向兩國交界處悄悄增兵,顯然是想坐收漁人之利。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完顏亮想冒這個險,滿朝文武也不答應。
所以,完顏亮只能忍痛放棄了向陝西增兵的想法,抽調兵馬勤王。
八月二十一日,秦州兵抵達箭筈嶺,會合寶雞宋軍,輪攻箭筈關。
八月二十九日,秦、寶聯軍踏著滿地屍骸打下箭筈嶺,徒單守素退守鳳翔城。
九月七日開始,分路突圍的宋軍陸續南下,在秦、寶聯軍的接應下,陸續透過了箭筈嶺。
九月二十二日,金軍喬扮宋軍潰兵,隨同宋軍潰兵一起南下,突然發難,重新奪回箭筈嶺。
金兵銜尾急追,趁亂又奪回了寶雞城,宋軍大部退守大散關,夏荷葵木則率殘兵逃回了天水。
至此,“建武元年”的伐金戰役結束。
金國在陝西的版圖,除了孤懸於群山之中的天水外,已經完全恢復了楊沅徵陝之前的狀態。
兩淮宋軍在此期間,強行改防禦為進攻,好在他們是佯攻,損失倒是不大,還成功地牽制住了大量金國軍隊,為入陝宋軍的突圍製造了機會。
此役,十八萬宋軍損失過半,最糟糕的是,所有重武器,不管是火炮還是床子弩,全部遺落在了陝西戰場上。
不過,好歹是救回了一半的入陝宋軍,沒有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只是,大宋朝廷卻把山東義軍給忘了。
埋伏在金國腹地的這支民間武裝力量,最能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是宋軍正式進入中原的時候。
可是這次為了牽制金軍,營救陝西宋軍,大宋朝廷讓他們提前發動了。
入陝宋軍被營救回來後,兩淮宋軍便停止了行動。
唯獨那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義軍,像塊破抹布似的被丟在了中原,無人關心。
楊沅自從聽了趙璩的勸,就決定馬放南山做一個閒王了。
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他隱藏了一些實力,是出於謹慎留的自保的後手。
他的“同舟會”依舊活躍,卻主要是用來監視有沒有對其不利的事情發生。
趙愭謀略陝西等一系列戰略計劃,他並不清楚,對於前敵情況,也談不上了解。
不僅是因為他的耳目現在的監察重點不在於此,還有一個極重要原因就是,確實做不到。
如果有能力頻繁出入戰區,傳遞前方情報,那次數多了,不可能不被軍中將領發現。
現在楊沅正遭忌憚,只要他關注前方軍情的事情露出一點蛛絲馬跡,他就說不清道不明瞭。
所以,他所瞭解的軍機,都來自朝堂,他比朝廷獲得這些訊息還要滯後一些。
不過,當大宋朝廷已經開始準備檢討損失,各路領兵大將準備開始推卸責任的時候,
只有楊沅注意到,金國腹地還有一支孤軍呢,這他孃的是沒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