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信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這個女人太媚了,很契合小叔爺的美女收藏鑑賞家身份。

然後他才後知後覺地想到,區區三十多峰駱駝,裡邊還有女人,不可能是西夏偷襲兵馬麼。

……

楊壽興沖沖地帶著高舒窈一行人去找楊沅的時候,楊沅正在接收聖旨。

楊沅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一旁的劉錡既感意外又不意外。

他倒沒有什麼不平之意,楊沅配得上這個身份。

劉錡心中只是頗多感慨,

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吳玠可是四十六歲才達到這個地位啊。

楊沅如今,才不過而立之年。

隨後,兩位監軍也分別與帥臣楊沅、劉錡相見,分別走馬上任了。

從兩個監軍的態度上,就能看出這些文官對武人的態度。

蔣監軍面對劉錡的時候,明明身份地位、官階資歷都遠遠不如,但神態言語間,自有一種上位者的優越感覺。

而韓監軍就不一樣了。

不管他心裡怎麼想的,見了楊沅便是未語先笑,姿態也是擺的極低。

就楊沅如今在士林中的地位,他沒底氣跟楊沅叫板。

楊沅也是真沒太把他當回事兒,不就是多了個人分潤功勞嘛。

分唄,楊沅都有點擔心功高震主了。

至於說如趙婒拖吳拱後腿一般對他施加掣肘……

楊沅沒想過。

這就是三元及第狀元郎和蜀學新興大功臣給他的底氣。

傳旨中官並沒忙著離去,難得派了個心腹到前邊來,當然要儘量多瞭解一些。

只看軍書戰報,瞭解的畢竟太過簡單。

楊沅也不能讓傳旨官馬上離開,隨後他就設宴,與新任監軍韓靖北一起宴請了傳旨的中官,把西夏謀求和談的意圖,以及川峽三帥臣如今在西夏面臨的局勢對他說了一遍。

最後,楊沅要求,朝廷當迅速派遣和談大臣,赴沙陀城與西夏國相見面。

有些楊沅不方便說的話,自然是劉錡來說了。

劉錡陪酒的時候,順口就說了一句:“楊撫帥如今威震西夏,夏人最是畏懼於他。若由楊撫帥主持談判,於我大宋必然大為有利。”

楊沅確實想爭這個和談使節的身份。

其目的,倒不是為了給自己再爭一樁大功。

而是……,他不想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