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風水寶地(為JJM盟主加更)(第3/5頁)
章節報錯
炊煙在升起。
嫋嫋的炊煙之中,有兩杆帥旗高高飄揚,一個“楊”字、一個“劉”字。
戰局的轉折之快,就連楊沅和劉錡也沒有想到。
楊沅的原計劃,是翻山之後就地紮營,迅速探查劉錡部的下落。
他們攜帶了將近十天的口糧,馱運物資的獒犬和矮腳馬,也是他們的預備口糧。
他有信心在糧食耗盡之前,找到劉錡部的下落。
到那時,他的騎兵增援部隊應該也已抵達會州。
然後他就一步一個腳印,從柔狼山脈一側沿著高聳的群山,向會州方向進發。
而會州方向增援而去的兵馬,則在高敢等將領率領下,向他的方向接應。
兩軍對鑿,再加上火器之利,他有把握將劉錡部救出去。
至於劉錡……
兩個半時辰以前,他還想著流盡最後一滴血,馬革裹屍呢。
所以,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戰役大轉折,兩位主帥和已陸續匯聚於此的將領們,在一片懵逼當中,努力讓自己接受了這種鉅變。
然後,依據不斷送來的戰場訊息,和此前就已知道的整個戰場局勢,迅速做出應對。
所謂應對,不外乎三點:
自己這支軍隊接下來如何行止、如何擴大戰果、如何與其他軍團迅速聯絡,並制定新的戰略戰術。
有關外界局勢,劉錡還是從楊沅口中得知的。
弄清了整個西夏大局勢之後,再加上各部將領陸續報上來的戰績和戰損,他們的戰略開始成形,並不斷完善……
……
臨安方面接到了吳拱的戰報。
由於老帥吳璘病逝于軍中,監軍趙婒先是冒進,繼而搶功,接著就嚇破了膽,一路潰逃,損兵折將,退守西寧州。
宋軍西路作戰部隊所取得的戰績幾乎損失殆盡。
然後,趙婒自辯的奏章也到了。
在他口中,事兒還是那麼個事兒,畢竟是不爭的事實。
但他把責任全都推到了吳家軍將領們身上。
一支筆只要運用巧妙,哪怕說的全是實話,也能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到底是吳家軍將領的責任,還是趙婒的責任,朝中莫衷一是。
趙婒是文官,是翰林學士,又是官家潛邸時的侍讀伴當,所以站在趙婒一邊,指責吳家軍無能是佔了上風的。
不過,打嘴炮的不包括六部九卿、執政宰相這一層次的高官。
他們沒功夫計較西線慘敗究竟是誰的責任,現在的關鍵是,西線慘敗,退守蘭州門戶,劉錡孤軍被拋於凌度山、柔狼山一帶,這支被群狼圍毆中的大軍怎麼辦?
一旦這支孤軍被滅,群狼轉而集火於蘭州防線,是不是還能防得住?
預備隊就是楊沅的兵馬。
從陝西抽調兵馬,只留下倚堅固守要塞的兵力,其餘轉戰西夏,或可穩住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