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利州東路的佈局很不順利。

從利州中路潛逃到利州東路後,他想重施故伎,利用溫家和郭家的矛盾,挑起利東的混亂。

但是溫家已經統治利中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時間,早已具備了“人走茶涼”的效果。

郭家一些人,還沉浸在郭家是這一方土地主人的輝煌過去當中,夢想著他們只要站出來振臂一揮,就能群起響應。

可事實上,就算是溫泫臣這位利中帥臣,對利中的控制,都遠不及吳璘和楊政,就更不要說郭浩後人了。

結果,寇黑衣費盡心機,好不容易取得郭家一些人的信任,還不等他進一步的動作,夔州路便易主了。

曾經令西夏諸名將為之膽寒、有深厚西軍背景的老將劉錡坐鎮夔州路。

他和楊沅這位身兼潼川路和利州中路之主的川中王並肩而立,宛如盤酌量在利州東路身側的兩頭猛虎。

這種情況下,皇帝只一紙詔令,郭家便被從利東連根拔起,打包送去了利中,受到了楊沅的監管。

在絕對的權力和實力面前,寇黑衣覺得他的諸多伎倆,簡直可笑到了極點。

好在這一回,李仁孝終於改變了主意。

也許,是因為任得敬越來越詭異的變化讓他愈發不安。

也許,是因為身邊實在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可用。

又或者是因為雖然有著皇族血統,是他不想賦予兵權的防範目標之一的拓跋黑衣,這麼多年來一直遠離朝廷,甚至遠離了國土,李仁孝認為他現在已經對自己沒有了威脅。

他終於鬆了口,詔拓跋黑衣回國,另予重用。

與此同時,宋國緊鑼密鼓的戰爭準備,西夏和金國的緊張應對,也被遠在北方的新金帝國察覺到了。

新金帝國的“儀鸞司”當即派出了“狐字堂”的完顏萍、“蝟字堂”的李清露,攜“儀鸞司”一批干將,隨百里冰一起離開了上京城。

百里冰重返成都府,這兩位小公主、小郡主則進駐“大興”(長安),建立監控金、夏、宋三國的前沿諜報組織。

新金打算,等金國深陷戰爭泥沼的時候,他們也將參戰,從中分一杯羹。

……

四月初的時候,王帥和金玉貞終於回國了。

金玉貞再度有孕的頭三個月已經過去,這時正好回國。

如果再晚,大腹便便的就又不宜遠行了。

這次回去,金玉貞還隨身帶了兩封密信和一封國書。

密信是給金家和王家的家主的。

國書是大宋朝廷給高麗王朝的。

一旦大宋對西夏開戰,風雲驟起,天下震盪,對新金的軍援是要做調整的。

而做為大宋的藩屬國,日本和高麗,就不能只是搖旗吶喊了。

楊沅從不滿足只要藩屬國一個名頭,得了許多利益,有事卻從不出頭。

在他的諫議下,大宋要求這兩國是要給予援助的。

要麼出兵,要麼出錢,這是國戰,藩屬國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劍州城外,一行長長的車隊。

初為人婦的泰熙,換上了高麗的傳統服飾,一身乳白色的衣衫,和姐姐玉貞執手相望,姐夫兼妹夫站在旁邊。

兩女眉眼神韻間,儼然有了六七分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