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帝遲疑著看向他的幾大侍衛。

他們昨天才剛剛決定,接受現實,放棄復國之念。

結果現在……

禇、顧、傅、朱幾大侍衛的眼神兒已經重新放出了光,向段正興重重地點了點頭。

……

楊連高被步輦抬到議政廳門前,緩緩走了下來。

高貞壽率眾文武迎出來拜見。

高正大是皇宮禁衛長,昨夜宮中出了刺客,雖說寢宮範圍是楊連高的親信把守,高正大還是知道了。

他知道了,高貞壽自然也就知道了。

是段氏餘孽行刺嗎?

高貞壽不太清楚,不過,楊連高似乎並沒有就此事深究的意思。

又或者他藝高人膽大,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迄今還沒有召見他,與他說及此事。

楊連高緩緩點頭,抬手道:“眾卿平身。”

他緩緩走進議政廳,步伐緩慢,似乎心情沉重。

高貞壽馬上跟了上去,低聲道:“陛下可是擔心,楊沅會提出很過分的要求?”

楊連高目光一閃,低沉地道:“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他的胃口一定很大。

朕,還是瞭解這個人的。”

高貞壽皺了皺染霜一般的長眉,有些不太理解。

胃口大?

有多大?

給大宋貢幾匹馬、幾口刀、一些金珠玉寶,再寫一封誠懇甚至諂媚的國書不就行了?

大宋是上國,是要臉的,還能咬我們一塊肉下來?

到底是個沒什麼政治閱歷的年輕人。

想到這裡,高貞壽不禁淡淡一笑。

……

大宋朝廷,收到了楊沅以金牌急腳遞送來的奏章。

攝政王趙璩、小皇帝趙愭乃至宰相、執政,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對於楊沅順利打進大理,一路勢如破竹,打出了威風,小皇帝趙愭是很興奮的。

他現在是大宋的皇帝,臣子們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勞,那都是他這個天子的文治武功。

大理區區一隅小國,也敢挑釁大宋,現在受到大宋武力鎮壓,他自然是揚眉吐氣的。

如今,楊沅上了奏章,介紹了三路大軍的討伐情況,還有已經攻佔的地區。

在奏章後邊,楊沅又告訴朝廷,在此期間大理國內部發生了政變,楊氏奪國,大理變成了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