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以利誘之(第3/3頁)
章節報錯
七大鬼頭一臉茫然。
我們不是來搬救兵的嗎?
你跟我說發財?
楊沅把事情仔仔細細地對七大鬼頭說了一遍。
他說,大理國發生了政變,楊氏已經稱帝。
為了鎮壓諸蠻,且向烏蒙發兵挑釁的是段氏朝廷,因此大理楊氏政權願意割涼山州給大宋,以借大宋之兵,鎮壓大理。
他又說,涼山州有一座可以開採幾百年的銅金礦,那礦是露天礦,極好開採,不但蘊藏有大量的金子,還有大量的銅。
他還說,那些銅開採出來,可以就地鑄冶銅錢。
他到時候會上奏朝廷,在該地設立大宋鑄錢監,開採出來的銅直接澆鑄銅錢。
他說大宋的鑄幣機構現在主要有利州紹興監、饒州永平監和睦州神泉監等幾處所在,完全可以再設立一處涼山州鑄錢監,一舉改變川峽地區只用鐵錢的歷史。
他說他充分考察了涼山州所在的客觀條件,認為官營該礦不切實際。
幸好大宋也是允許民營採礦的,因此他打算和烏蒙七大鬼頭一起,在涼山州開採金銅礦。
開採所得,按朝廷稅律當徵收三成,剩餘七成他可以拿出一成半給七大鬼頭。
楊沅笑著說:“你們不要小看了這一成半,偌大的朝廷可才徵收三成啊,你們烏蒙七部拿一成半,已經富到流油了。
至於剩下的五成半,本官也不是自己拿走的,想讓這涼山州金礦穩穩當當地開採下去,要不要養兵?要不要上下打點?要不要拉得用的地方豪強入夥?怎麼樣,你們意下如何?”
烏蒙七大鬼頭被楊沅一張又一張的大餅給砸暈了。
呆愣了半晌,阿孟蠻大鬼頭才期期艾艾地道:“撫帥,那……那一成半的話,一年能有大概多少錢?”
楊沅道:“本官現在還沒看到那礦,建設也需要時間,現在不好預估產量,只能拿其他地方的礦山年產量來做個預估……”
楊沅從案上拿起一份手冊,翻開來看了看,道:“韶州岑水場銅礦,年產銅一千二百萬斤,永興場銅礦,年產銅一百七十萬斤,銅山場銅礦,年產銅十萬斤。
你們看,開採成熟的大礦,和投入或產出太小的礦,區別還是很大的。
不過,據本官所知,涼山州的銅金礦儲量,可不比岑水場銅礦差太多。
當然啦,開採嘛,是需要人的,如果人力跟不上,遍地黃金,它也淘不出來啊。”
“至於這金的產量,我翻翻……”
楊沅又翻了翻,道:“這裡有元豐年前登、萊二州黃金年產量,共計九千五百餘兩……”
七大鬼頭已經顧不上他後邊在說什麼了,他們剛才可是聽的真真兒的,楊撫帥說了,那銅直接就拿去鑄錢,直接就能用。
如果開採一千萬斤銅,一成半……,鑄成銅錢……
七大鬼頭恨不得脫了鞋子連腳趾頭也用上,算了半天也沒算明白,就知道是很多錢。
烏蒙暴蠻大鬼頭瞪著一雙清澈而又愚蠢的眼睛問道:“撫帥說,我們只需要出人,隨撫帥去涼山淘金?”
“不錯!”
楊沅笑的很真誠,他說的也確實是實話。
大量移民去涼山州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完全官營,也很難讓這座金山發揮作用,反而會和當地土民陷入沒完沒的糾纏當中。
讓近鄰烏蒙的土民過去淘金,才是最優選擇。
當然,楊沅也沒忘了涼山州當地的土民。
既然楊連高把它劃給了大宋,涼山州的百姓自然也是大宋子民了。
有錢大家賺嘛,楊沅是很講共贏的。
烏蒙地區和涼山地區與敘州還有所不同,這兩個地方的漢化基礎太薄弱了。
可是,只要用共同的利益把他們拉過來,還怕教化易俗之風,不能隨之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