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可避免地要因為大宋的未來而做出種種揣測與猜議。

楊家的內記室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別人議論,只是對未來本能的關心,她們則不然。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人性使然。不過,晉王殿下攝政,至少五年內,在還政於天子之前,應該不會有大的曲折。”

劉嫣然冷靜地分析著。

多子翹著蘭指,輕輕撥弄著玉碗所盛的蓮子羹,道:“話雖如此,夫君手握重權,已是大宋舉足輕重的大臣,朝中的一舉一動,掀起的風浪,都難免要波及他,需及早籌謀才是。”

肥玉葉道:“新君年幼,與夫君一向又沒什麼交集,鹿溪姐姐如今是大長公主,或許可以利用這份關係做些什麼。”

薛涼欣搖頭:“楊家當家主母,不可能長駐京城的,如果來往頻繁,也只能是與後宮來往,恐怕反而會弄巧成拙。”

冷羽嬋道:“就算鹿溪姐姐肯,夫君也不屑如此的。夫君與新君的確沒什麼交集,可也沒什麼仇怨。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也得是這位新君在做太子時,就有了自己的班底。可是先帝在位才幾年?

彼時當今天子年幼,如今也未成年,本就沒什麼班底的。怕什麼?”

肥玉葉道:“夫君以前與新君沒交集,如今一直坐鎮地方,與新君還是沒有交集。

五年後官家親自執政,與夫君還是親近不起來。這五年功夫,官家還培養不成自己的班底?”

劉嫣然道:“不過,夫君馬上就要劍指大理,掌壓利東,隨後就要磨刀霍霍,討伐西夏。

這一樁樁大功,可是在新君在位期間立下的,到時還怕新君不能倚重夫君?”

多子放下羹碗,道:“未雨綢繆還是要做的。這樣吧,我們可以在臨安開一座會館。

會館名為商務,暗中收集朝廷各項事宜訊息,每三日往川中一遞,確保我們對朝廷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另外,大長公主與皇室來往密切些,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逢年過節,往來禮物,我們要注意用心些。隔個一兩年,總要大長公主回京探親一次才好。”

劉嫣然頷首道:“不錯,晉王那邊,要保持聯絡。夫君在臨安的同僚知交,親近的朋友,都不能斷了聯絡。

我也會寫信回家裡,讓劉家多多注意這些。”

劉嫣然五個姐夫一個弟弟,不是文官就是武官。

透過這些人,又不知能籠絡到多少親近人,這份人脈,自然不能浪費了。

冷羽嬋想了想,忽然輕輕笑了起來。

她這一笑,頰上一對梨渦兒,便漾出了甜蜜的形狀。

“幾位姐姐,記不記得咱們從臨安遷來劍州時,途經鄂州,鳳娘丫頭纏著要一起跟過來的事兒?”

劉嫣然等幾女都把目光看向冷羽嬋。

冷羽嬋笑吟吟地道:“咱們現在也安頓下來了,是不是可以修書一封,請鳳娘來劍州遊玩啊?

青棠和阿蠻,挺想她的呢,貝兒又是她的老師……”

劉嫣然蹙了蹙好看的柳眉:“李道將軍當時不允許女兒同行,便是不答應女兒為人做小。”

冷羽嬋拈起一枚晶瑩剔透、甜美多汁的嘉州荔枝,紅唇輕啟,輕輕咬了一口,笑吟吟地道: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不試試……又怎麼知道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