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張旗鼓的,生怕別人不知道麼,還不夠丟人的。

吳淵其實也有顧慮,不過倒不是出自這一方面。雖說周邊的金國、西夏、吐蕃、大理,包括川峽地區的一些土獠部落,都有“錯輩婚”的風俗。

但漢人裡畢竟沒有,楊沅身分又極高,張揚起來確實不太好。

可是這番話不說,又怕妹子心生怨尤。

如今見她也是這番意思,吳淵才放了心,道:“既如此,大哥會在給眉真準備的嫁妝裡,把你那份加進去,以她的名義帶進楊家……”

一見梵清又要反對,吳淵忙道:“大哥知道,楊家不會缺了你的用。

不過,自己留點體己錢,也沒什麼不好。

等你有了孩子,當孃的要給他買點什麼東西,終究是用自己的錢,更能體現為孃的心意。”

一句話,便說紅了梵清的臉。

我的……孩子嗎?

不久前還清燈古佛,木魚貝經的梵清小師父心神一陣恍惚。

她只覺自己的人生宛如一夢,變化也太離奇了些。

一切,都是佛祖最好的安排。

阿彌陀佛。

……

楊沅離開潼川府期間,這裡的一切,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三臺山裡,研發在繼續。

由此生產出來的火器只供應由甘泉率領的團練隊伍,還是足夠訓練使用的。

甘泉現已任潼川府團練使,直屬經略安撫使楊沅。

他所率領的團練兵,完全換裝了火器,每日學習熟練使用,並利用火器進行對抗演練,查詢問題,最佳化戰術。

團練兵都是當地山民土著,未曾受過長達一兩年的正規軍訓練,但是以前有過一些基本佇列和軍令貫徹的調教。

有了這基礎,便很容易上手。

又因為他們沒有太多冷兵器戰術的訓練影響,所以也很容易接受新式兵器的使用。

潼川府第一將的兩個軍,也早就改制完畢。

有了楊沅從臨安帶來的五百親兵穿插其中充任中下級軍官,控制力自然毋庸多言。

第一將的第一軍,全是良家子組成,那些老弱病殘、囚徒地痞,統統清理了出去。

第一軍的兩千五百人,已經全部變成了騎兵。

楊沅透過吳家陸續購買的西北馬、大理馬,全部優先供應給了他們。

楊沅才不會買來幾千匹馬,往潼川二十二州一撒,一處分得幾十匹,除了用來供將領騎乘或傳訊將令別無他用。

他就是要集中起來,充分發揮騎兵作用。

這支騎兵的甲冑,馬具,也在陸續裝備當中。

騎兵就是這個年代的坦克,一個披甲騎兵可以輾壓五到十個敵軍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