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辯經(第1/4頁)
章節報錯
蓬州學宮木易大宗師開壇講學。
按照流程,他先講經義,然後聽講的諸位大儒再對他提出自己的見解,雙方現場辯經。
眾學子依舊聽講。
之後,便是木易大宗師與諸位大儒在小廳相見,雙方再做交流,這次氣氛就輕鬆多了。
對於木易先生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其實外界一直都有種種猜測。
只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得到木易先生的一句解答。
不過,所有人也都習慣了,放棄了想一窺真顏的念頭。
非尋常人,行非常事也。
到了木易這種級別,似乎他做什麼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也就沒人以之為奇了。
只不過,這種“理所當然”,應該不會包括此時此刻的場面。
夜色深沉,萬籟俱寂,楊沅和師師是久別重逢的。
思念與愛意,盡化作春意綿綿。
李師師與楊沅結緣最早,彼此最是熟稔,也是瞭解彼此。
這一夜,自是酣暢淋漓。
潼川路經略安撫使楊沅的第一保鏢是梵清。
梵清小師父這一夜有了一個深刻的領悟,如醍醐灌頂一般。
她忽然明悟,楊沅與她約定了三年之期,這就已經是懲罰了。
她不是在做保鏢,而是在受罰呀。
那是一種叫人無比煎熬的,卻又欲罷不能的酷刑。
……
第二天學宮開講是在午後開始。
午時左右,一乘小轎悄悄離開吳府,到了城外,從學宮角門兒悄悄進去。
下午開講的時候,陸九淵發現,他的恩師今日登臺時,腳步虛浮,似乎邁動起來有些吃力。
恩師那原本清朗的嗓音,今日也透著一種難言的沙啞。
這讓一群狂熱崇拜的學生們大為憂慮。
先生不會是長途跋涉至此,一日無休便即開講,所以……也感染了風寒吧。
就像今日仍在臥床的楊撫帥一樣?
……
偶感風寒、臥床不起的楊沅,此刻已經出現在蓬州城外吳家礦脈所在的七楓嶺上。
這一次,他帶了梵清來。
一夜春風化雨,楊沅自是神清氣爽,精神奕奕。
梵清的精神頭兒就差了一些,稍顯萎靡。
以她這般年輕,又是習武之人,哪怕三五夜不睡,本也沒有關係的。
不過,聽說楊沅要帶她入山,原本精神不振的梵清,卻是一下子激動起來。
她沒有忘記在潼川府城時,她想要保護楊沅進三臺山,卻被他婉言謝絕的那種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