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猛藥(第4/5頁)
章節報錯
送到面前的皇冠他都不要,派去傳旨的太監硬是被他逼到了普安郡王候旨的宮殿,有什麼事兒是他幹不出來的。
陳康伯和陳俊卿臉色一變,陳康伯已然沉下臉色,對湯思退道:“湯參政,婺州、東陽和會稽有人作亂,為何本參政對此一無所知?”
陳俊卿目光冷厲,道:“湯參政,伱我同為參政,這等大事,陳某也不得與聞嗎?此事,你可稟報了首相?”
湯思退慌忙道:“事起倉促,三處作亂,而官家又不在臨安,湯某深恐出了亂子不可收拾,所以馬上轉呈監國處置了。哦,湯某是請示了首相的。”
沈該看了他一眼,撫著鬍鬚,淡淡地道:“哦,湯參政將奏章轉呈監國之後,確實向本相報知了此事,怎麼兩位參政尚不知此事麼?
呵呵,本相想著,監國已經知曉此事,且等監國召我等議事時再共議此事即可,卻不想監國有如此大魄力,竟爾乾綱獨斷,火速出兵了。”
沈該才不想替湯思退背鍋,雖然他們的基本立場是一致的。
這個年輕人竟想拉他下水,差不多快差了一倍的歲數,跟他老人家打馬虎眼?
沈老頭兒馬上就“宣告”,他是在湯思退把三份奏章轉呈晉王,造成既定事實之後才知道的。
而且,他不知道陳俊卿和陳康伯兩位參政不知道。
但是,畢竟他和湯思退有著共同的對手——晉王。
所以,先刺了湯思退一下,叫他少拿自己做擋箭牌,但還是站在同一陣營,針對了晉王。
“乾綱獨斷”並不是皇帝的專用名詞,不像“朕”這個字後來是從法律上明確做了規定的。
但它已經事實上成了專門用來形容皇帝的,雖然沒有法律明文界限它的使用範圍和使用人,卻是約定俗成的皇帝用詞。
可是,老沈頭兒也失算了。
鵝王就是個不走尋常路的。
換作其他任何一個人,聽著當朝首相笑微微地“誇”他“乾綱獨斷”,恐怕都會誠惶誠恐。
可是晉王趙璩聽了,卻“鵝鵝鵝”地大笑起來。
“鵝鵝鵝鵝……,還是沈相瞭解本王,不錯不錯,官家仁厚,但太過方正了,做事不知變通,未免死板了些。比起官家,本王就是果敢利落,魄力非凡!”
趙璩洋洋自得地誇了自己一番,弄得眾宰執啞口無言。
這本來最招人忌諱的一招,放在這位王爺身上,似乎一點作用都沒有。
趙璩誇完了自己,擺擺手道:“所以,你們也不必問詢楊樞使了,調兵的命令,就是本監國下的,合法合規,合情合理。”
趙璩衝楊存中一擺手,道:“楊樞使,你且回去吧,本王還有事,與諸位參政商議。”
楊存中微笑拱手道:“是!”
待楊存中退下,沈該白眉一皺,道:“監國,楊存中曾長期執掌三衙,三衙將領都是他的袍澤與部下,此為重大隱患,楊存中不該執掌樞府,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啊。”
趙璩頷首道:“沈相老成謀國,此言甚是。之前只因秦檜謀反,先帝駕崩,倉促間需要一位威望隆重的老將鎮壓三軍。
如今,也該另擇良臣執掌軍機了。諸位宰執有時間可以磋商一下,挑幾個知軍事且強幹的文臣報上來,等官家回來以作定奪!”
“本王今日來,是另有一樁要事,須與眾宰執商量。”
趙璩的臉色沉了下來:“朝廷裁汰些冗官冗吏而已,上合天心、下順民意的事情,居然也能激起偌大的事端。
婺州、東陽和會稽與臨安行在近在咫尺,尚且有人敢鬧事,那麼這新政推行開去,其他地方又該鬧成什麼樣子?”
趙璩掃了眼幾位宰執,加重語氣道:“這件事,必須儘快商量出一個章程明頒天下!”
“還有……”
趙璩從袖中摸出那三份奏章,往沈該的公案上一丟,似笑非笑地道:“婺州、東陽和會稽同時作亂,還是三個地方有人商量好了,同時把三份奏章送來?”
湯思退身上頓時一陣燥熱,晉王居然注意到了三份奏章的時間差異。
他明著是在說地方上有人故意約好了同時鬧事,向朝廷施壓,其實是在點我吧?
奈何,公函上的這個時間,他改不了。
人家下邊的人報給他的時候,也要簽押以作收發,註明接送時間的。
這麼大的事,又涉及那麼多的環節、那麼多的人,他控制不了,誰肯替他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