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可不必。本官身為諫議,這種事當然要管。”
楊沅吩咐道:“大壯,你帶兩個人,陪著郭姑娘。我往宮中一行,很快就出來。”
“是。”大壯答應一聲,帶著兩個隨從站到了郭玉岫的面前。
這兩個隨從可不是普通的官派差役,而是宋老爹一手調教出來的“同舟”探子。
從其中擇其優秀者,選拔為楊沅貼身侍衛的。
郭玉岫只瞧這兩個侍衛往那一站,淵停嶽峙,氣定神閒,就曉得身手很高明。
如果我強行闖過去,會被他們阻止的吧?
楊沅已經替我請旨去了,我卻執意要敲登聞鼓,必然引起他的疑心,那時……
想到這裡,郭玉岫只好打消了今日敲鼓宣揚的打算。
如此一來,也只是拖延了她鳴冤的時間,機會還是有的。
赴考時和考完時,都是貢院門前人山人海的時候,其中不乏權貴人家,尤其是讀書人就喜歡仗義執言、公議國事,到那時聲張開來也是一樣。
楊沅身邊一共四個侍衛,留下兩個,帶了另外兩個繼續往宮門處走。
楊沅一邊走,一邊吩咐道:“一會兒,本官進宮,你們盯住那位郭姑娘。”
楊沅可是在上衙途中被郭玉岫攔住告狀的,現在他要替郭玉岫出頭,郭玉岫反而要選擇告御狀了?
楊沅心中頓時便有了疑慮,只是這姑娘什麼動機,實在不好揣度,所以先叫人盯住便是。
楊沅現在是諫議大夫,是個“會兒”,專業噴子,自然有權覲見天子。
訊息報進宮裡,趙瑗有些詫異。
不過,一直以來,楊沅每有動議,莫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對這個臣子可是極為青睞的。趙瑗放下藥碗,便吩咐道:“快快宣他進宮。”
楊沅被引進宮來,見到了趙瑗,把事情一說,趙瑗便皺了皺眉。
雖說他有心栽培楊沅,不希望楊沅變成個“萬人恨”,但他也不希望楊沅韜光隱晦到這般程度。
為了一個女人想參加科考,急急進宮見駕,至於嗎?
多少國家大家要處理呢,這也叫個事兒?
不過,當楊沅順嘴說到了此番之所以要進宮見駕,是因為禮部兩位侍郎為此相爭不下,臨安許多大儒紛紛下場表態時,趙瑗便一下子精神起來了。
“理學?哼!性命之學?哼!修身養性以致聖?哼!”
趙瑗一連三個哼,把楊沅都給哼懵了。
他還沒見過這位官家表現的如此激動。
趙瑗憤然道:“理學浮誇務虛,坐而高談,一無是處!較之蜀學,相去甚遠,不,簡直是雲泥之別,不過是欺世盜名的偽學罷了!”
敢情這位官家還是個蜀學的粉絲。
宋時學術主要有三大流派,洛學(理學)、新學和蜀學。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趙瑗對蜀學推崇備至,他最看不上的就是理學,說看不上都是客氣的,這位皇帝簡直是對理學深惡痛絕。
這一點參政陳俊卿最清楚不過,因為陳俊卿就是信奉蜀學的,而且他曾是趙瑗的老師。
趙瑗提筆寫了一封手諭:“楊卿,你做的對,持朕手諭,先讓有司把這位郭姓女子報考之事就地解決了。總不能因為他們辯學,耽誤了人家的大事。”
“臣遵旨。”
楊沅捧了皇帝手諭就退下了。
“來人,兩日後誦讀書院有一場論道,三日後萬松書院還有一場講會,派人去,將與會名士的發言記下,朕要看。”
因為這事兒,趙瑗倒是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