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不因政治鬥爭,單純因為作戰不力而被處以極刑的中高階將領,僅有神宗朝的韓存寶等寥寥幾例,還都是直接來自於皇命。

不經皇命而擅殺大將的,只有建炎四年,張浚因富平之敗將環慶路經略使趙哲正法。

為此,直到現在還總有人拿這個說事,指責張浚擅殺大將,這成了他一生之汙點。

羅鑫不聽軍令,直接坑的就是陸天明,抗的是李顯忠的將令,要說惱恨他,李顯忠和陸天明才最為惱恨。

饒是如此,這兩位也是摩拳擦掌的準備上書朝廷,嚴厲彈劾羅鑫,想要辦他一個奪職、投閒。壓根兒沒想過能要他的命。

此時一聽楊沅不僅要殺羅鑫,除他之外,六個有權對他棄戰而逃的亂命提出反對的將領要全部斬殺,把帳中眾將都唬了一跳。

“監軍,萬萬不可啊!”

李顯忠連忙勸阻:“監軍,淮東戰事已了,大可將羅鑫違抗軍令之惡行上報朝廷,請朝廷定奪。”

楊沅笑了笑:“陣前斬將,不妥。戰後斬將,也不妥。那要什麼時候才妥?

你們看到那堆成山的屍體了嗎?看到那無數的傷兵了嗎?

是,羅鑫來與不來,實際上左右不了戰局。

可是,今日不嚴懲他,來日再遇大戰,將領們個個仿效,奈何?”

李顯忠猶豫了一下,想到帳中將領都是同生共死過的,也不怕當眾直言,便道:“監軍,要說對羅鑫的痛恨,李某和老陸比監軍還要痛恨。

可……如今明明可以稟明朝廷,由朝廷明正典刑。監軍你擅殺大將,那就不妥了。”

陸天明雖然恨不得一拳捶死羅鑫,想到此事對楊沅的影響,而楊沅還是他的救命恩人,也勸說起來。

“是啊,監軍如今立下不世之功,完全不必要因為這等貪生怕死的一個小人,給監軍的戰功政績塗抹一個汙點。”

楊沅涼涼地道:“平時高官厚祿享用著,臨戰一逃了之,最後辦個奪職賦閒,世間哪有這樣的便宜?”

柳墨霖低聲道:“監軍對我等維護、愛惜之心,我等明白。

只是……,李都統和陸統制所言有道理啊,為了他,不值得。而且羅鑫在兵部有些關係……”

楊沅道:“諸位將軍,我也有話直說了。就因為報上朝廷的話,他們可能死不了,所以,我今天一定要殺!”

“監軍……”

“來人,取我符節來!”

陸天明一見忙道:“既如此,監軍只殺羅鑫一人足矣。”

“只殺羅鑫一人?從此後只要主將懼戰,諸偏將便可心安理得隨之逃跑了是嗎?

無權抗命、須得謹從軍令者,本監軍也不會難為他。該死的,一個也跑不了!”

帳中眾將只聽得血脈賁張,雖說他們也顧忌擅殺大將的後果,可是楊監軍莽的真是叫人熱血沸騰啊!

李顯忠一見,急忙道:“李某是淮東御前諸軍都統制,羅鑫等將領抗命,該由我來殺!”

他眼見阻止不得,只好要把這個責任扛過來。

沒道理他一個三軍主帥,仗是人家打的,自己是人家救的,最後懲誡逃將的責任還要人家來背。

他李顯忠幹不出這麼丟人的事來。

楊沅本想拒絕,忽地一轉念,李顯忠是三軍主帥,這一戰本就有點丟臉,如果自己把這件事全背過來,有損李顯忠在軍中的威信。

於是,楊沅便點點頭:“好,本監軍與李將軍一同監斬,處治一眾怯戰避敵之逃將!”

羅鑫等人被抓到金銀山下,一個個惱怒不已。

羅鑫也知道自己之前抗命的理由太容易被戳穿,可當時怎會想到監軍居然會派人來勘察虹縣地形啊。

前軍精銳被困,金兵四伏,這種危急時候,他還有閒功夫派人來考察虹縣地形?

如今被抓,實在是無從辯駁,弄不好就得罷官投閒,以後再尋復起的機會。

如果只是貶職,打上幾十軍棍,倒還理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