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山?”

聽了這地名,楊沅恍惚了一下,一時想不起它的具體方位。

貝參謀馬上知機湊上前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楊沅一聽,原來這金銀山就位於靈壁縣的中部地區,距靈壁縣城不遠,當即決定,就以此為聚兵之地,以方便散落在靈壁地區的宋軍從各個方向朝這裡匯合。

其實,此時他們若能迅速集結一支人馬北上,切斷金兵北逃的路線,還能有一番大斬獲。

宋軍現在是兵不知將所在,將不知兵所在,金兵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

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消有一兩千兵馬在手,就能在金兵慢慢重新聚合之前,把他們一一殲滅。

奈何他手頭沒有這樣一支機動力量了。

彙集在金銀山下的宋軍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不是鐵打的身子。

就算是楊沅這等體力綿長、韌力強大的人,經過這一夜不間斷的廝殺,現在都已精疲力盡,又怎麼可能指望將士們仍能長途奔襲,再次投入戰鬥?

哎,到底是限於時代條件啊……

楊沅有些惋惜地想,這要是有一部電臺,很容易就能聯絡上尚未及參戰的各部以及淮西的兵馬,那樣的話……

這樣一想,楊沅忽然就想到了邵宏淵部。

邵宏淵作為淮西方面軍的主帥,被他派去攻打徐州了。

當初貝兒幫他擬定這一戰略方案時,只是下了一步迫於種種客觀條件,所能想出的最好方案,算是一步“閒棋”。

如果讓邵宏淵從淮西直接增援淮東,恐怕很難讓他果斷從命。

邵宏淵有他負責自己的防區,抽調主力東移,萬一西線出事,就會危及重鎮建康。

而且從淮西到淮東,路途遙遠,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因為他很難及時趕到加入增援。

但是讓他北上去攻打徐州,他自己的西部防區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

而且他打徐州本就是虛幌一槍,主要是起到惑敵和吸引金軍的作用。

楊沅並不要求他真能打下徐州,他進退的自由度較大,這是能讓邵宏淵接受的一種作戰方案。

再一個就是,當時楊沅也沒想過靈壁這邊,最終會以現在這樣一種“比爛”的方式結束戰鬥。

如果這邊戰事膠著,那麼當徐州方面出現宋軍的訊息傳來,靈壁這面的金兵擔心後路被截斷,就能為靈壁這邊的宋軍營造一個更好的局面。

而現在,兩邊打得稀爛,金軍也只能邊撤退邊聚合,說不定就能遇上邵宏淵的兵馬。

想到這裡,楊沅立即集中馬匹,挑選輕傷將士開始行動起來。

首先,他派出了二十多個輕騎兵北上。

楊沅之所以派出這麼多人,也是因為北逃的金國潰兵恐怕不少,人少了很難自保。

饒是如此,楊沅也對他們做了交代,如果沿途遇到金軍散兵,只管避讓迂迴,不必交戰。

他們的目的就是趕到徐州方向,把這邊的情況告訴邵宏淵,邵宏淵自然明白該做什麼。

然後,楊沅又將剩餘的騎兵全部派出去,此時他手中一共也就不過兩百餘騎,去搜尋整個靈壁戰場。

為了提防還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金軍,這兩百餘騎戰士只分做兩隊,分別以金銀山為中心,向兩翼弧形搜尋。

他們見到宋軍的離散士兵,會把這處所在告訴他們,讓他們向這裡集結。

若是遇到小股金兵,可以吃下就吃掉,吃不下就繞行過去,放他們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