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們也清楚,這麼下去,早晚會被人各個擊破。

所以,他們才一致同意,召開“都渤極烈”大會,公推一個聯盟長出來。

這個訊息,也的確沒有瞞過完顏晏的耳朵。

完顏晏清楚,一旦聯盟長出現,哪怕各個部落出於私心,依舊做不到如臂使指,也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到時候,攻打上京城,恐怕就是他們必然的選擇了。

完顏晏豈能坐以待斃。

很早以前,他就派了親信持他的親筆信趕去雙城子(耶懶路,海參崴),面見耶懶路都統蕭仗策。

蕭仗策鎮守金國北疆,擁兵三萬六千餘,是北地任誰也不敢忽視的一股力量。

如果完顏晏能夠得到蕭仗策大將軍的支援,完全可以趁著上京各路權貴還是一盤散沙的機會,把他們滌盪一空。

只要他們穩住了這個金國的大後方,再由此南征,和朝廷南北夾擊,平定遼東叛亂也是指日可待。

如今,蕭仗策的回信終於到了。

完顏晏坐在留守府華麗的大廳中,急急拆開了蕭仗策的回信。

蕭仗策寫的一手好字,學的竟還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

用筆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如同利刃,要斷玉切金一般,

“瘦金體”,實際上應該叫“瘦筋體”。

以“金”易“筋”,是對皇帝御書的尊重。

完顏晏沒功夫欣賞他的書法,立即就看他信的內容。

看著看著,完顏晏的臉色就陰沉了下來。

蕭仗策拒絕出兵。

他的理由是,他麾下兵馬,都是從北方各族各部落徵調而來的。

如今諸部諸族徵調來計程車兵混居於軍營之中,任哪一路也掀不起風浪,他還能鎮壓得住。

一旦調兵離開大營,分兵遣將,諸路進擊時,誰也不敢保證會出什麼問題。

做了逃兵返回本部本族者有之。

臨陣倒戈反手一擊者,也未必沒有。

到那時,北地將更加糜爛。

有鑑於此,他還不如按兵不動。

有這麼一支大軍駐紮在那裡,多少也能起些威懾作用。

完顏晏不確定這是蕭仗策的肺腑之言,還是他想坐觀形勢,再待價而沽。

但蕭仗策既已亮出這個理由,不要說他,就算他請了聖旨來,只要蕭仗策不想出兵,依舊有的是理由搪塞。

我,只能靠自己了。

完顏晏黯然嘆息了一聲。

蕭仗策可以穩坐釣魚臺,觀天下變化,再決定自己投向何方,可他不能。

金國在東北沿海地區設立的曷蘇館路、婆速路、曷懶路、耶懶路四路駐軍,實際上是四大建設兵團。

他們基本上是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

手裡有糧,當然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