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躲過了‘十五’(第1/4頁)
章節報錯
盧承澤的崑山之行非常順利。
新科探花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尤其是狀元和榜眼沒有同行的時候。
級別上和盧承澤同級的崑山知縣,親自接迎了這位京官。
得知他的來意之後,知縣不敢怠慢,立即把他請到了高家。
高家家主叫高玉珩,今年不到四十歲,父親早亡,少年時就繼承了家業,是崑山極有實力的一個大地主。
崑山的絲綢和刺繡也很有名,高家在當地就有很大的絲綢作坊和刺繡作坊,並且在臨安還開設了店鋪。
等盧承澤親自到了高家,一番盤問,不等他要求“請出令妹高素瑩當面對質”,高玉衍就已精神崩潰,下跪請罪了。
原來,高玉珩的妹妹高素瑩嫁到了張家,成了張宓的長兒媳。
張宓的長子當時正在日夜苦讀,備戰科考,新婚燕爾之後,就恢復了頭懸樑、錐刺骨的備考生活。
當時張宓才三十多歲,每日看到這個年少貌美的兒媳,竟而對她起了歹意。
高素瑩被自己公公強行佔有後,因為如此有悖人倫的醜行實在難以宣之於口,她又豈敢聲張,只能以淚洗面。
張宓眼見兒媳柔弱,不敢反抗,遂更加變本加厲。
這種事,想長期瞞過家裡人是不可能的,但張宓在家裡一向說一不二,他那夫人也不敢與他計較。
而他兒子知道之後,雖然悲憤欲絕,同樣進退兩難。
古代禮教是禁止子告父的,除非是十惡大罪。
偏偏這時,他又考中了進士,雖然是三甲,可那也是進士。
這要是告了張宓,他這個當兒子的也要名聲和前程盡毀。
百般權衡之下,他就只當沒了這個媳婦,朝廷分配官職之後,遠赴他鄉作官,從此再不回來。
這種情況下,張宓乾脆父佔子媳,把高素瑩當作了自己的禁臠,闔府上下又有何人敢言。
張宓那妻子早逝,未嘗沒有因為此事整日心情鬱郁的緣故。
再後來,這兒媳有了身孕,張宓竟異想天開,想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在他想來,闔府上下都畏他一人,待孩子分娩之後,隨便指一個妾室充作孩子生母也就是了。
可這時,他被調進臨安,升官了。
孩子還沒生,舉家就要遷往臨安,大腹便便的如何遮掩?
兒子早就去了千里之外做官,兒媳又不曾千里迢迢前往探親,雖然可以虛言遮掩,可就怕有心人較真兒,一旦探訪此事,難免壞了他的前程。
畢竟,不僅本地官員中有他的政敵,朝廷那邊他更是人地兩生。
如果把一部分家人先留在當地,等孩子分娩再說,作賊心虛的他又擔心自己不在近前,事情會脫離掌控,醜聞最終還是會傳揚開去。
偏生這時欣聞張宓高升,他那親家,兒媳的親哥哥高員外又趕來慶賀。
人家的親哥哥來了,沒有不讓人家妹妹相見的道理。
而他原本打的主意,是孩子生下來之後另指一個妾室冒充孩子的母親,所以兒媳有孕一事,一直秘而未宣。
結果現在親家來了,如何解釋他妹子身懷六甲的事情?
一步錯、步步錯、昏招迭出的張宓把心一橫,就跟親家直說了。
反正現在的情況就是:你告我,我完蛋,你妹婿完蛋,你妹妹也完蛋,你丟人,大家誰也沒有好處。
你不告發,默許了此事,咱們還是好親戚做著,強強聯合。只要外人不知道,大家就還是體面人,你看著辦。
高員外糾結了一夜,權衡了一夜,最終也只能捏著鼻子忍下了此事。
張宓這一下便拿捏了高家,反而讓高家以省親為由,先把大著肚子沒法瞞人的兒媳接回了孃家。
此後,孩子順利出生,但是因為張宓之前一系列的騷操作,估計還有不敢太刺激他那已經遠避他鄉的長子的原因,張宓也不敢公然把這孩子落到兒子名下,認作自己的孫子。
張家、高家都知道了這樁醜事,但是出於各自的利害關係,都隱瞞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