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5頁)
章節報錯
老仵作道:“從骨骸和衣袍的腐爛情況來看,應該在六七年前。”
劉以觀點點頭,吩咐道:“把屍骨盛殮,帶回府衙,再做詳細勘察。”
然後,他向喬貞遞了個眼色,走向一邊去。
喬貞見狀,便跟了過去。
劉以觀對喬貞道:“府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六七年前,宣旨院院長是張通判……”
喬貞臉色一變:“什麼意思?這幢官署原來不是勘印和甲歷文牘儲存房嗎?你懷疑是張通判他……”
“不不不,喬府尹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這兇案發生地,在張通判任宣旨院長時的官署。
張通判現在又在臨安府做官,我們臨安府若是負責偵破此案的話,於理不合吧?”
喬貞聽了,眉頭便是一皺。
喬貞遲疑地道:“你是說……移交都察院?”
在大宋原來的三法司中,大理寺是負責審判案件的,刑部是複核案件的,御史臺負責監督案件的審判以及介入重大案件的審判。
在御史臺改組為都察院以後,大理寺和刑部的職責未變,但都察院的權利和監察力度要比之前只負責彈劾的御史臺大的多。
很多時候,都察院都是可以直接介入案件調查的,尤其是涉及官員的案件。
劉以觀點點頭道:“這是最好的辦法。”
作為一隻不粘鍋成精的喬老爺,自然是沒有絲毫猶豫就同意了。
於是,二人先去拜訪了一下楊存中和鄭遠東,然後馬不停蹄地就奔了都察院。
都察院裡,楊沅是最新報到的官員,不像其他官員對本衙事務介入已經漸深,所以一些俗務現在沒有加諸於他。
再加上官家已經和朱倬打了招呼,朱倬知道楊沅這個風頭正勁的朝廷新貴,之所以被調進都察院,就是搞事情來了,他的使命是為楊沅保駕護航。
所以,在得知楊沅安排一些監察御史整理御史臺積年舊案,想要從中有所發掘之後,也就放任他去做了。
這幾天,蕭毅然、盧承澤和於澤平幾位御史,雖然本心目的各不相同,卻都在認真查閱御史臺的積壓案卷,尋找大案線索,
楊沅這幾天就顯得比較清閒了。
“行在會子務”失火案的秘密調查,楊沅並沒有放下。
此案涉及到寇黑衣這個身份成謎的人究竟是誰,他豈能不予重視。
但是這種事偏偏又著急不得。
三言兩語就能推理出一個重大案件,挖出一個重大案犯,永遠是神探的塑造。
那都是創作者先設計出結果,再一步步倒推著埋線,最後讓這個神探從頭登場,把這些隱線又一條條地發掘出來的神奇故事。
真正的破案,大多數都是持之以恆的調查、進行數量巨大的排查等等最樸實無華的方法。
楊沅的大哥楊澈破獲金國間諜魏漢強案,別人記住的只有他看到廟中匾額時的起疑,以及他把魏漢強人贓並獲的高光一刻,沒有人記得他在這兩個時間點之間,整整盯梢調查了半年之久。
這半年多的時間,近兩百個日日夜夜,就只是單純的盯梢監視罷了。
但是既然寇黑衣這個人有問題,楊沅就有信心早晚把他抓出來。
喬貞和劉以觀趕到了都察院,把事情來龍去脈對都督史朱倬說了一遍。
朱倬一聽,竟然在樞密院的夾牆之中,發現了一個女子和一個幼童的屍體,也不禁怵然動容。
且不管這件案子是否涉及到高階官員,就只是在官署中發生這樣的命案,這夠駭人聽聞的了。
朱倬肅然道:“本官明白了,這件事,本官就交給楊沅負責吧。”
喬貞心裡“咯噔”一下子,趕緊賠笑道:“呃,楊僉憲原來也是我臨安府的官員,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有何不妥?”
“呃……楊僉憲原也是我臨安府的官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