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沅、完顏弘康、李佑、上官駱、孔彥舟領八千兵馬,日夜兼程,在第四天趕到了上京城。

這樣一支隊伍的到來,自然馬上引起了各個部落的注意。

很快,他們就知道,是諳班渤極烈完顏弘康趕到上京城了。

楊沅一到,馬上就和李太公進行了一番密議,當然,完顏弘康也在場。

不過,小王爺咣蕩著一雙大眼珠子,只聽自己外公和小楊學士你一句我一句討論的熱火朝天,他是一句也插不上,只能扮一個合格的聽眾。

楊沅和李太公計議之間,就有各個部落派人來探問遼東訊息。

因為小王爺之前是去了遼東,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李太公和楊沅計議已定,馬上派人通知各個部落,在他的中軍大帳召開會議。

當晚,蒲察野、紇石烈、納懶不哈、烏吉赫等部落首領們,紛紛趕到了李太公的中軍大帳。

楊沅先把遼東近來形勢,對他們講解了一遍。

完顏雍竟然死了,這讓各部落首領大感意外。

待他們知道完顏雍被殺的原因,眾部落首領們簡直就連吐槽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完顏雍可是權重一方的大豪傑。

在人們的慣常思維想來,這樣手握重兵、威懾一方的大豪傑,就算是死,也該死個一波三折、轟轟烈烈吧?

可完顏雍這種死法,實在叫人無語。

他們還沒有從完顏雍的死訊之中清醒過來,李太公就宣佈了第二件事:

上京留守同知王二彬,攜總管譚九,猛安杜明唐、判官陸行雲、推官吳治永等十七名官員聯名,欲獻城乞降。

李太公拿出了箭書,但是告訴大家,這是他剛剛收到的。

完顏雍的死,大家也就是唏噓感嘆一番罷了,可上京城卻是實實在在關係到每一個部落切身利益的。

眾首領們馬上就從對完顏雍的惋惜中抽離了全部的情緒,開始全神貫注於這件事情。

王二彬等十七名上京官員,以箭書的形式向李太公提出談判,願意主動獻城。

在箭書中,他們一共提出了四點要求。

一、維持他們的官員職秩級別不變。

二、上京城留守的官兵,由原城中守將繼續率領。

三、確保他們的私人財產和家族成員的安全。

四、雙方要簽署正式文書,由諳班渤極烈完顏弘康親自與他們談判並簽署。

各部落首領沒有願意受降的。

原因很簡單,楊沅擬定的這個圍城計劃,他們不需要讓自己的部落付出攻城的巨大犧牲。

他們只要繼續耗下去,耗到城中斷糧的那一天,上京城便不攻自破。

那時城中所有官員都是俘虜,城中所有的一切包括人口,他們都有權瓜分。

現在大家辛辛苦苦地已經圍城一個多月了,一旦接受城中守將的投降,答應他們的條件,豈不前功盡棄?

一個多月了啊,人吃馬喂的,所有的消耗,可都是各個部落自己籌措的。

他們在這兒圍城,部落裡省吃儉用,圖的是什麼?

不就是盼著攻陷上京城以後,能瓜分城裡的金銀財寶,能奪取一些房產店鋪?

這個目的不好擺上檯面,所以就在保留王二彬等人的官職和繼續帶兵這些事上大作文章,激烈抨擊。

其實眾首領的反應,早就在楊沅和李太公的預料之中。

楊沅由著他們激烈爭論了一番,這才笑道:“諸位,現在,王二彬提出了四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