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楊沅和上京地區各部落首領紛紛返回自己的領地,整個上京會寧府都騷動起來。

每個部落都在做著動員,並且從附庸於他們的小部落徵調著勇士。

他們將在上京城下,匯合其他各部落,一同對上京城實施包圍。

無須楊沅對他們做太多的關於利害得失的分析,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他們都懂。

上京城的存糧不足以讓守軍支撐到年底,所以上京城守軍一定不會坐以待斃。

你不圍城,他就會主動出城,為了糧食。

而單獨任何一個部落,都不可能是上京城守軍的對手。

上京城中,完顏晏也是百般糾結。

其實從譚九二人阻擊失敗,丟盔卸甲地逃回上京城開始,他就應該放棄幻想,立即出兵,將就近的部落擄掠一個遍,把能吃的統統搶回上京城。

但是,他猶豫了。

首先,這與完顏亮最初交給他的戰略任務目標不符。

本來,上京的這支武裝力量無需有什麼動作,它只要坐鎮上京城,就能牽制住整個上京會寧府的各個部落。

這就能為完顏亮平復遼東起到極大作用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完顏亮既沒有算到曷速館路統軍司姜驊洲的反戈,也沒算到完顏雍這個老六的趁火打劫,更沒算到完顏驢蹄那個夯貨居然真的能夠成了氣候,守住了大定府,把他的平叛大軍阻擋於外。

由於朝廷大軍遲遲不能進入遼東,嚴重拖延了平叛時間,導致整個戰局發生了重大轉變,至少對於堅守上京城的完顏雍來說,是這樣。

至於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完顏晏這人做事太穩。

他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不急功近利,從不劍走偏鋒……

本來這是完顏亮選中他擔任上京這個原都城的留守的最主要原因。

可他也太穩了。

他擔心逼他出城擄糧本就是敵軍的陰謀,想趁他出兵,逐一吃掉他的人馬。亦或趁城中空虛,偷他的老家。

他幻想陛下可能近期就能攻破大定府,改變遼東局勢……

他的優柔寡斷,使他錯失了一個最重要的機會。

然後,他就沒有機會了。

各部落主動向上京城附近聚合了。

他們在距上京城附近八十餘里的一條河流邊集合,當各個部落的勇士陸續趕到之後,就向上京城下進發。

楊沅帶著上官駱、完顏弘康親自來了一趟上京城。

他們雖然不會一直堅守在這兒,但是必須得有一個亮相。

上京各道城門外,都被安排了各個部落的勇士,在這裡挖戰壕、造工事、設陷坑、布鹿角……

完顏晏也曾主動出兵試探、襲擾。

但是,高大的城牆,寬深的護城河,現在成了困住他的重大原因。

他能出兵的,只有城門處放下的這一道吊橋。

對方就堵在外面,能和對面人馬發生正面接觸的兵力十分有限。

當然,城頭上可以向對方發動遠端攻擊,但是城外也有拋石機和弓弩,反壓制的效果也並不差。

最終,完顏晏並沒什麼突破,只好龜縮回城,升起吊橋,封死了城門。

而城外,不但築壘掘壕,廣設陷坑,甚至也開始築起了“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