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傍晚,遼陽城東城樓下,緩緩吊起了一隻筐子。

筐子裡坐著一個斥候,他為完顏雍帶來了一個好訊息:朝廷的糧草已經運抵九連城。

九連城大將趙一甲親自押運糧草,和傳旨太監孫公公,正一起往東京遼陽而來。

得到這個訊息後,完顏雍立刻召見烏古論元忠、李石、陳頌钂、王琬華、袁昭等心腹大將共同商量對策。

一番計議之後,遼陽城的東城門“重新開放”了。

但是,由此處出城的商賈、行人和農夫,總是在外邊轉悠一圈兒,就回來繼續排隊出城。

城外倒是有不知情的百姓開始進入遼陽城,但他們都是有進無出。

只有那些持有留守府簽發的出入官憑的人,才能真的離開遼陽城。

這虛假的放鬆,只是為了麻痺趙一甲可能的調查。

“到時候,陳頌钂、王琬華、袁昭隨本王去迎接天使,李石和元忠則在翁城上設伏。”

完顏雍的造反因為趙一甲和孫公公的到來暫時押後了。

城頭上,依舊有大金的旗幟飄揚。

按照完顏雍的計劃,等他把趙一甲、孫公公誘入甕城,立即就和陳頌钂他們快馬脫離,從前邊的城門衝出去。

隨後,甕城的門戶就要封鎖,成群的弓箭手將會出現在城頭上,對下面形成壓制。

完顏雍現在還不知道他派在趙一甲身邊的愛將龔正龍已經被殺,趙一甲已經對他亮出獠牙。

他還在計劃著,到時候把關進翁城的敵軍,除了趙一甲和孫公公,全部射殺。

然後,再用趙一甲逼降他帶來的押運糧草的兵馬。

而龔正龍既然不在運糧大軍之中,必然留守九連城了。

所以,九連城他將唾手可得。

到那時,他完全有實力、有底氣自成一派,而無須仰驢蹄鼻息!

……

與此同時,從九連城趕來的“運糧”大軍,正絡繹於途。

一輛輛大車,其實上面只有一部分裝載著他們所需要的軍糧。

更多的車輛上,都是攻城器械的零部件,是可以組裝起來的。

趙一甲在距遼陽城只剩一天路程,安營紮寨的時候,召見了軍中將領,確定了明日的行動計劃。

帥帳之中,趙一甲沉聲道:“明日,我們就要抵達遼陽城下。介時,完顏雍必然要出城迎接天使。

待他到了孫公公面前,本將軍會立即斬下他的人頭,以他的人頭和聖旨,勒令城中守軍棄械投降。”

趙一甲不能抓一個活的完顏雍。

為了防止遼陽城的斥候發現他是要發兵攻打遼陽城,他的主力大軍和前面的“運糧部隊”間隔有五十里地。

因此,他的主力部隊無法及時對他進行馳援。

如果他要抓活的完顏雍,變數太大。

只要一個不慎,以身作餌的他和孫公公就要身死當場了。

所以,他只有毫不猶豫地幹掉完顏雍,趁著城中群龍無首,再以聖旨恫嚇,才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如果不成功,那就立刻撥馬逃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