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沅自從被調去做了清遊隊長,似乎一下子被打去了渾身的傲氣。
每天裡,楊沅就領著一些雜役兵,跟在日本使節後面跑東跑西,清清場子、維護一下街道秩序,泯然眾人矣。
張宓聽了不禁大呼快意。
隨後,他就得意洋洋地去臨安府走馬上任去了。
臨安府是大郡,配有通判三員,分別是通判北廳、通判南廳和通判東廳。
不過,三個通判廳都在臨安府衙的南面。
張宓擔任的是通判北廳,簡稱北判。
作為州郡的副行政長官,通判是要與知府共同管理府政的。
宋朝的通判權力很大,知府簽發的政令,必須要有專職的通判副署同意,方能生效。
所以,宋朝時候的通判又有“監州”之名,他是有權監察知州的。
張宓原本是沒多大權力的宣旨院長,如今卻到了實權衙門,官居要職了。
而楊沅呢?
現在混的跟個廂公所的街溜子似的。
其實楊沅現在倒是巴不得低調一些,因為他現在什麼都不能做。
這一個半月,於他而言最好是一切風平浪靜,只待上元佳節。
為了在即將發生的那件大事中,讓他看起來毫不相干,他現在不能做任何事。
任何提前的準備,於他而言都可能存在著重大隱患。
何況,他現在一個“街子”,實在也沒什麼好準備的。
復出的秦檜則不然,雖然他要動手的時間是正月十五,但是許多準備現在就要開始了。
專門為秦檜的迴歸召開的大朝會上,從年初一直沉寂到現在的秦檜,似乎真的病體痊癒了,精神抖擻。
作為百官之長,他第一天的亮相,只是蹕見天子,接見百官,正式亮了個相。
第二天,秦檜便上了一道奏本,建議對林一飛等編撰監修國史有功者予以嘉獎擢升。
樞密院編修官林一飛由此被提擢為禮部祠部郎中。
張宓也就是這時從激賞庫監官升任為臨安府通判的。
林一飛這個祠部郎中,主管全國祀典、道教佛教、祠廟、醫藥的政令。
看起來這個官職並不是那麼關鍵,還不如張宓的臨安通判來的實惠,所以趙構沒有刁難。
況且,林一飛確實監修國史有功。
要知道他領著人刪、篡宋史,固然是為了美化秦檜,趙構又何嘗沒有從中受益?
別看他和秦檜暗鬥的厲害,但那只是帝相權柄之爭。
在立場上,他們倆可一直都是同一路貨色。
林一飛等人刪、篡之後的宋史,也是趙構樂於見到的,因為在抹去秦檜汙點的時候,也就抹去了他的汙點。
更何況,此前趙構借“馬皇弩案”大肆打擊秦檜黨羽,秦檜並未還手,這讓趙構很滿意。
所以,對於秦檜所列立功官員,趙構一概照準了。
不過,訊息傳到楊沅耳朵裡時,已經知道秦檜要做什麼的楊沅,卻是馬上明白了秦檜這麼安排的目的。
正月十五,“京師”必然大動盪。張宓若能成為“京師”的副知府,到時候在平定京師動盪的時候,就能發揮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