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門江流域在這個年代,下游還沒有淤塞,也沒有那座礙事的橋,大船儘可透過。

自從船隊到了圖門江入海口,楊沅就站到了甲板上,不時觀望著左右和前方的河道。

李佑和餘奉先、楊玄策一直跟在他的後面,卻並不清楚他在幹什麼。

或許只是因為終於看到了陸地的興奮感?

鈍恩城有一個大碼頭、一個小碼頭。

大碼頭就在東半城,位於潺春部落聚居區。

不過,潺春部落和顯星部落只是因為有限的生產資料的競爭,關係不太融洽。

雙方遠沒有發展到械鬥仇殺的地步,因此並不禁絕對方到自己的地盤上來。

只是如非必要,雙方都自覺地不去對方的聚居區域罷了。

東城碼頭雖然能夠停泊大船,實際上卻從未有過什麼大用。

停泊這裡的,最常見的就是小漁船。

因為沒有什麼海商會長途跋涉,和購買力如此低下的兩個小部落做生意。

至於從這條水道去上京城,也沒有商人選擇,因為金人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當金國迅速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的時候,就連嗅覺最靈敏的商人都來不及反應,把上京當成一個海上貿易的重要地區。

等商人們想有所動作的時候,他們的政治中心南遷,大批權貴離開了。

上京那邊留下的權貴們當然也需要奢侈品,而且他們完全買得起。

但是,僅僅供應權貴們奢侈品的話,需要為此開闢一條海上航道麼?

物資只要運到山東路,再由陸地商人分銷下去就行了。

經過燕京,進入遼東,然後再運往上京……

一次也就十幾車的貨物,完全不需要開闢海道,要知道一條海船的貨,就能卸裝幾十車的貨物。

所以,鈍恩城的百姓還是頭一回看到如此龐然大物。

當他們看到第一條大船駛進碼頭的時候,他們就像船上的人第一次看到鯨魚時一樣,興奮的大喊大叫起來。

很多人急不可耐地呼朋喚友,叫大家出來看大船。

接著,第二艘、第三艘……

潺春部落的百姓們開始恐慌了。

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來人是誰,對他們有沒有敵意。

有人趕緊去通知他們的“孛堇”(族長、首領)。

早就知道這件事的凌戈聞訊,立刻帶著人迎向碼頭。

簇擁在他周圍的,是族中一些長老和勇士。

阿布帶著他的七八個侍衛,就混在這些人中間。

如今遼東局勢複雜,東京城的完顏雍也不能抽調兵馬北上。

生活在綏芬河流域的烏古論家族雖然距鈍恩城更近一些,卻也同樣不能派出大隊人馬過來。

但是,只派幾個使者,想要在廣袤的東北大地上穿插過來,還是非常容易的。

阿布是烏古論元忠派來的,他接受的使命只有一個:“殺死楊沅,搶回盈歌。”

李太公把烏古論盈歌賜給了楊沅,這件事老太公怎麼可能不宣揚出去。

這種事,就是他繫結楊沅的一環吶。

曾經,他是堅決不想楊沅和盈歌有什麼關係的,他擔心這位狀元因此而倒向烏古論氏。

但是,發生了遼陽城下那一幕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此事之後,由他做主,不管盈歌歸了誰,於烏古論家族都是莫大的恥辱。

這不是烏古論家氏嫁女,而是女兒被人擄作女奴,賞賜給了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