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側擊,通常都會依據敵我雙方的形勢,來靈活選擇攻擊方式。

一般都是先騎射、調整衝擊陣形後再度騎射,由此不停地騷擾作戰。

迫使敵軍必須維持防禦陣形,墮其士氣,耗其體力。

等到敵方陣形鬆動,士氣渙散,側翼騎兵才會從敵陣銜接處衝開陣形,實行鑿穿作戰,有效殺傷敵兵,製造敵後混亂,為正面攻擊的人馬製造機會。

不過,由於烏古論元忠的援軍是匆匆趕到的,陣勢本就散亂,尚來不及穩定陣形。

所以經驗老到的肥天祿果斷做出了直接鑿穿的決定。

騎兵們緊跟他們的“謀克”肥天祿,見主將做出了衝陣的選擇,他們在兩輪拋射後,也迅速切換兵器,殺入了敵陣。

金兵如今的戰鬥力的確退化的厲害。

自從金國入主中原,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金國上層開始沉浸在由漢人供養的優裕生活中,一派歌舞昇平。

他們開始醉心於漢族權貴的奢靡生活,“雅歌儒服,寄興吟哦”,樂此不疲。

十多年的休戰,使得一線金兵幾乎就沒有正兒八經地打過仗。

軍官們耽於享樂,對於士兵缺乏訓練,使得金國武備松馳的厲害。

這種狀況,其實近幾年還是有所改善的。

因為近幾年,完顏亮開始籌備遷都、繼而伐宋,所以對武備有所整飭。

女真權貴們則是抗拒遷都,防範他們皇帝,對於武備自然也不敢太鬆懈。

不過,從奢入儉難,他們的改變非常有限。

可是宋國在這方面,反而比金國表現的要好。

因為在十多年的休戰期中,宋人印象中,對金人始終保持著剛剛打進中原時的強橫印象。

因為一直覺得金國強大無比,宋國反而更重視武備。

哪怕如趙構這般畏金如虎總想苟安的皇帝,也非常重視武備,雖然其目的不是為了收復故土。

而且在長期停戰中,宋國的武備總體來說雖然也在衰落,可是比起迅速墮落腐化的金國,那就是你退我進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也就是幾年之後的,完顏雍稱帝,宋國派出使團往賀。

完顏雍讓金廷侍衛和宋國使團的侍衛較量箭藝,其本意是想打壓一下宋人。

結果步射、騎射,一輪較量下來,宋人中靶五十箭,金人只中了七箭。

這麼難看的成績,把完顏雍氣破防了,當著宋國使節的面就大罵他的侍衛們“飽食安臥,專務遊惰”。

可見金人軍力退化之快。

但是如今宋金尚未一戰,宋金兩國一個把對方想象的太過強大,一個把對方想象的太過弱小,都還保持著曾經的舊印象。

就像金人第一次發現宋廷虛弱,是在聯合宋人一起消滅遼國的戰鬥中一樣,此時的肥天祿,也有了令他錯愕的重大發現。

他曾經是軍中大將,不比尋常小卒。

他很清楚,這個發現一旦傳回國內,並且能被高層認可的話,對於扭轉大宋對外政策,會有著多麼巨大的意義。

楊學士此番出使金國,看似一無所成,實則宋國的收穫實在是太大了!

……

完顏大睿和完顏驢蹄精銳盡出。

烏古論元忠不僅本來就有主動失敗的想法,派出的更是戰鬥力較弱的炮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