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機會趁今日,雌雄決此行(第2/5頁)
章節報錯
金家,承擔得起嗎?
楊沅耐心地等待著,絲毫沒有催促的意思。
他知道,金玉貞正在權衡利弊。
這是正常的。
如果金玉貞聽他一畫大餅就無腦接受,那他才要擔心。
一個沒腦子的豬隊友,怎能值得託付重任。
楊沅寧可讓度這份利益,也要找個中間人,是因為他很清楚,宋國不能太早站隊。
或者說,不能過早暴露宋的野心。
宋國朝堂上,目前是主和派佔據上風。
那麼民間呢?
民間也是一樣!
不想開戰的人居多,這是正常的,這是人性。
你不能苛求所有人都明白,他們這樣做是在苟安,是在養虎為患。
你不能苛求他們都能知道,這種苟安最終換來的不是繼續如此的和平,而是滅頂之災。
哪有那麼多人能夠擁有這樣高遠的眼界?
大部分人就只是努力過好自己日子的普通人而已。
宋國目前的主戰派,主要是當初南遷的北人;一部分擁有遠見卓識的南人;一部分迎合上意的投機者;一部分想要建功立業的武人。
楊沅在朝堂上大聲疾呼不該對外一味示弱,這是符合民意的,也為他贏得了好名聲。
但,強硬派和主戰派並不完全一樣。
強硬派是最容易轉化為主戰派的人,但他們卻不能直接當成主戰派。
在沒有讓宋國百姓看到金國滅宋的野心之前,主動打破雙方已經持續多年的和平局面,如何服眾?
這種情況下,讓百姓們毫無怨言地多繳納一些稅賦,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把父親、丈夫、兒子送上戰場,可能嗎?
所以大宋需要師出有名。
這個“名”,不僅僅是道義之名,更能讓大宋百姓們明白,這一仗是不得不打,打比不打更好。
在這種認識還未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之前,宋國不能公開支援金國的北方反叛者,那麼就需要一箇中間人。
宋國只需要躲在這個中間人後面,暗搓搓地給兩個鼻青臉腫的拳手不時遞上一瓶水、扔個手巾板兒,再喊幾句加油,等雙方鼻青臉腫地揮起拳頭時,在一旁猥瑣發育就好。
金玉貞苦苦思索著。
楊沅的建議讓她心動,卻也令她非常緊張。
金家如果成為這個中間人,風險太大了。
當然,機遇也更大。
順利的話,金家將因此一躍成為高麗第一家族,甚至凌駕於王族之上。
可風險……
來自高麗王和敵對派系的排擠打壓,金國平定內亂後的秋後算賬,被宋國丟擲去充當替罪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