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如此,昨日那場火,怕是連把那戶人家左鄰右舍至少十幾戶人家,都一起連累了。”

楊沅負責的事情中就包括消防。

楊沅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消防理念和消防常識告訴了薛冰欣。

薛冰欣據此再加以細化完善,就制定出了一份詳細的消防章程。

新成立的消防署就以其為檢查準則。

楊沅考慮到,古代滅火的技術手段非常有限。

臨安民居又多是竹木材料,一旦失火,後果便不堪設想。

軍巡鋪是要施救的,但是按照慣例,軍巡鋪做的最主要的事是切斷火源,免得一燒就是一片的白地。

真要說救,其實能救能不大。

不要說是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楊沅原本的那個年代,擁有了那麼多的科技手段,火災的重點也是防,一旦失火能及時撲滅的機率非常低。

因此,楊沅就在“防”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他提出的許多預防措施,是這時的人們所欠缺的理念。

打更巡夜的更夫,是會提醒百姓小心火燭的。

軍巡鋪的巡警,也會在夜間巡邏時對仍在用火的人家進行警示。

但是從來沒有人考慮過,對民房前後隨意擺放的易燃之物該進行一番整頓。

這時代的店鋪尤其是飯店,用火最是頻繁。

店家怕失火,自己會制定一些防火的規矩,但也沒有規範而科學的防範措施。

楊沅用表格法進行了一番統計,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已整頓區域,火災的發生率大幅度下降。火宅造成的損失,也在大幅下降。

幾位宰執聽了陳康伯的話,便沉默起來。

半晌,沈該淡淡一笑道:“咱們這位狀元公肯腳踏實地的時候,還是能夠做些實務的嘛。”

……

中瓦子,李家戲班新編的公案劇正式上演了。

今天是第一次開演,李班主心裡頭實在沒底兒。

想看戲的人還不知道這出戏是講什麼的,很多人便不肯買票進來。

不過,今天戲班裡還是坐滿了人。

因為只有戲臺正前方的那些座位,是給買票入場的客人們就坐的。

兩翼的位置,坐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這些老人和孩子分別來自“養濟院”和“慈幼局”。

目前臨安建有六處養老院,還有幾處孤兒院。

朝廷撥了五百畝官田,用其收入撫養這些孤寡老人和孤兒,以及生來就有缺陷,被家裡人遺棄的孩子。

楊沅負責的業務,包括了慈幼院、養濟院、施藥局和漏澤園。

以前晏通判在時,對於慈幼院和養濟院頂多問一句撫養是否能夠養活他們。

對於這些孤寡老人和孤兒的其他事民情,晏通判是不大理會的。

但楊沅並不想如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