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多米諾的第一張骨牌(第1/6頁)
章節報錯
對於官家趙瑗來說,香積寺刺殺案,就是他的第一張骨牌。
他的這第一張牌,是楊沅給他精心準備的。
有了這張牌,便可以定秦檜之罪。
秦檜有罪,那麼就可以推倒一片烙印著秦系標籤,無法成功切割自保的人。
挾此銳氣,更進一步,便是昭雪由秦檜主導的最大冤案——岳飛謀反案。
這一案件若能得以平反,就可以加大勢能,繼續一路推下去。
對臺諫系統的整頓,清算主導了岳飛冤案的罪魁主要是万俟卨,就可以進一步削弱主和派中投降派的力量。
為岳飛翻案,只需要一個契機。
這個契機,現在已經有了。
所以翻案,只是走流程的時間問題,根本談不上什麼跌宕起伏,更沒有反轉反轉再反轉。
因為,即便當初秦檜以死相逼,策反岳飛麾下將領,指證岳飛有罪,最終也只有口供,拿不出任何一件有力的證據。
以至於韓世忠質問秦檜的時候,秦檜只能惱羞成怒地回答他:“莫須有”。
現在要翻案,只要把當初的審訊、定罪流程再梳理一遍,就能清楚當初的判案流程是何等的不靠譜。
因此這平反過程,不存在任何跌宕起伏。
那一聲驚雷,是要在為岳飛將軍平反之後,才能爆發出來的。
現在,趙瑗正有意地控制著平反的節奏,以便為他下一步出手騰出準備時間。
首先,他要搶在岳飛昭雪之前,便先完成一撥官員的調整、任命。
有些官員,是要在為岳飛將軍昭雪之後才能處理的。
而有些崗位,卻要在岳飛昭雪之前進行調整才會更順利。
這是一種鬥爭策略。
因為不管主戰也好,主和也罷,只要是出於公心,出於對敵我形勢的客觀判斷,那麼你就是在為朝廷獻計獻策。
掌權者不能以此為由打壓異己,否則那與秦檜何異。
要打擊的,是出於私利,權衡個人利弊從而做出戰或和的選擇的官員。
這樣的官員,即便是主戰的,他和主和的也沒什麼區別,都是公器私用的奸臣。
万俟卨現在的處境很尷尬,這就是趙瑗需要搶在岳飛將軍昭雪之前先進行一撥人事調整的機會。
因為一旦万俟卨定罪下臺,換一個首相上去,以現在朝中夠資格上位的人選來說,很可能還是一個主和派,極大可能就是沈該。
沈該是出於公心而主和的,他問心無愧便理直氣壯。
一旦官家想調整朝中主和、主戰兩派力量,他就可以站出來以不可不教而誅為由堅決反對。
反倒是万俟卨這老賊現在坐在首相的位置上,正在惶惶不安。
這時候官家做出的一些調整,他反而不好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反對,那就更有運作空間。
……
万俟卨面對眼下的局面,自然是不甘坐以待斃。
秦檜之死,對他是有益無害的。
他被秦檜打壓了十多年,才剛剛被調回朝廷。
秦檜刺殺官家一案,和他全無干系。
如此一來,他就能穩坐釣魚臺,甚而還能全盤接收秦檜留下來的政治遺產,成為主和陣營新的的領袖。
但是,岳飛一旦翻案,就能掀翻他屁股底下那張還沒焐熱的首相寶座了。
對此,万俟卨又沒有任何理由阻止。
所以,万俟卨最終也找到了他的第一張骨牌:新科狀元——楊沅。
是楊沅在殿試時,當著在京三品以上大員,當著一百五十六位新科進士,君前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