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吃象、將軍(第3/6頁)
章節報錯
楊沅笑了笑,看著攜手走回船上的劉商秋和玉腰奴,對撐船的矢澤花音道:“把船靠近一些,我要去當面向他道一聲喜。”
……
秦相一出香積寺便遇襲了,這讓其他幾位大臣人人自危。
香積寺裡的皇城司和留在寺外的禁軍,立即把幾位宰相和尚書保護了起來。
不過,雖然有遇刺的危險,他們也不能待在這裡,甚至不能等著秦相脫險的訊息傳回來。
因為他們必須馬上趕去待漏院,等著宮裡傳出第一手訊息。
事關天子吉凶,事關大宋國祚,別說路途之上可能遭遇刺客,就算天上下刀子,他們也得頂著刀子趕去待漏院。
皇城司和禁軍分出大隊人馬,護送著幾位朝廷重臣趕去了待漏院。
沈該、万俟卨以及六部尚書,除了留在香積寺料理善後兼等候父親訊息的秦熺,朝廷第一等的重臣就都在這裡了。
万俟卨捧著茶喝了一會兒,驚魂稍定,便看了看沈該。
沈該微微闔著眼,若有所思地坐在那兒,似乎在打瞌睡。
万俟卨當然不相信他此時能夠睡著,想了一想,便湊過去,在沈該旁邊坐下。
万俟卨低聲道:“沈公對於今夜之事怎麼看?”
沈該微微撩起眼皮,瞟了万俟卨一眼,淡淡地道:“万俟公的意思是?”
万俟卨挪了一下屁股,又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道:“自古謀朝篡位者,常見。刺王殺駕者,罕見。
都是抄家殺頭的罪過,若是為了謀國而弒君,尚還算是一個理由。單單隻為刺殺君王,所為何來?
更何況是要連首相一併殺了,總不可能是這天子和首相,與那刺客有私仇吧?這刺客可不僅是一人吶!”
沈該一聽就明白了万俟卨的弦外之音。
他是想利用這樁案子,做成主戰派勢力意圖刺殺主和的天子和首相。
這個罪名一旦落實,不知將有多少人頭落地,而主戰者更是可以從朝堂上一掃而空了。
不過,雖然在大方向上沈該和秦檜、万俟卨一致,都是主和,但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沈該是真正的主和派,他認為目前的金國要比宋國強大,宋國如果對金主戰,對於宋國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應該暫且隱忍蟄伏,積蓄力量,因此主和。
這是他個人認知的問題。骨子裡,他依舊是一個忠於大宋,滿心為大宋考慮的人。
如果形勢發生轉變,讓他認為此時的宋國已經比金國強大,那他隨時都會從一個保守的主和派,變成一個激進的主戰派。
而秦檜和万俟卨和他不一樣,這兩位是披著主和派外衣的投降派。
他們的崛起,得益於他們一貫主和的主張。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漸漸拉攏了一批同道,形成了一股勢力。
他們的政治前途、個人私益,已經和“必須主和”緊密纏繞在了一起。
他們是為了主和而主和,為了主和而打壓主戰派,這和沈該有著本質的不同。
沈該沉默片刻,說道:“刺客究竟是什麼來歷,皇城司還在查呢。”
万俟卨剛要張嘴,沈該又道:“如今陛下情形如何,你我尚不知曉。秦相脫險後,也會有所主張。”
他深深地看了万俟卨一眼,道:“從事發到現在,連一夜都還未過去,万俟公急躁了。”
万俟卨心中悻悻,這個老匹夫,跟我擺什麼臭架子!
哼,等秦會之回來,必然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這樁天大的功勞,又要被他搶去了。
万俟卨剛想到這裡,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便自靜謐中傳來,那是官靴踏在青磚地面上的聲音。
沈該、万俟卨等人齊刷刷地望向門口,兵部尚書程真和禮部尚書曲陌沉不住氣,竟爾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