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師父畢竟是師父(第3/4頁)
章節報錯
紹興,是水鄉、酒鄉、橋鄉、名士之鄉。
在鏡湖岸畔,有一座“妙修庵”。
“妙修庵”坐南朝北,五間三進,各進之間還有兩廂側殿,庵中老少比丘尼二十餘人。
昨日傍晚,有兩個女子夜叩庵門,與庵主一番交談後,便住在了庵中。
今日,庵主做完早課之後,就向庵中眾尼宣佈,信女丹兒、棠兒自即日起,在妙修庵戴發修行。
一年之後,若她們向佛之心依舊堅定,便為她們剃度,正式成為庵中女尼。
隨後,庵主便為她們披上僧衣,戴上尼帽,撥到知客門下聽憑使喚了。
知客在庵裡專司接待,進香的婦人、女子,禮佛燒香,都是由她負責。
如果禮佛者進香之後沒有即時離開,或有徘徊難解之事,也是由知客陪伴說話,開導紆解。
這老庵主也是人盡其用,見丹兒溫柔優雅、棠兒伶俐活潑,都是個討喜的模樣,所以撥到知客門下,說不定就能讓庵中香火更旺一些。
近晚,忽然下起了淋漓的小雨,庵中便清靜下來。
知客吩咐丹兒、棠兒趁著小雨把遊廊下打掃一番,便也回了房。
戴著尼帽穿著僧衣的小青棠,拿著支大掃把,掃了一段廊下青磚的地面,便拄著掃把站定,抱怨道:“師父啊……”
丹娘飛快地四下掃了一眼,低嗔道:“叫師姐!”
青棠嘟了嘟嘴兒,道:“師姐呀,我還以為來了山陰,你是要扮作師丈的妾室呢。
咱們獨行也就罷了,怎麼還跑到庵寺來了,這兒連肉都沒得一塊,有什麼意思。”
丹娘笑道:“你懂什麼,本姑娘為自己精心設計的身份,唯有在此,方才合理。”
在妙修庵老庵主眼裡,此刻的丹兒,乃是兩浙轉運司檢法官戴沐白的妾室。
此人押運販金的私貨到碼頭交接,拒捕時意外被殺了,而他運送的私貨中,就發現了“馬皇弩”。
這一下事情就鬧大了,戴家自然也受到了控制。
只不過,除非此人生前得罪人太多,否則誰也不想做的太絕。
因此,這個“控制”的速度,就慢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等官府真正上門時,戴家的人已經跑光了,浮財也是一乾二淨。
只有房產、土地、店鋪這些不動產,一時之間處理不了也攜帶不走的東西,才得以抄沒。
而丹娘昨日晚上拜訪老庵主,在獻上一筆叫人心動的“香油錢”後,所說的身份,就是從戴家逃出來的寵妾。
她一個弱女子,實在無處可去,因此乞求老庵主行個方便,讓她在庵中藏身。
出家人講究大開方便之門,行方便之事,對那些犯罪潛逃的人來說,同樣是一處方便匿藏之地。
武松殺了人,逃走時沿途被追緝,孫二孃便給他弄了一套行者的衣服和戒刀、度牒,得以順利脫身。
何者?只是靠披散下來的頭髮,遮住他額頭罪囚發配的刺字,就能逃避檢查了嗎?
他披頭散髮,人家沿路盤查的人就不能撥開他的頭髮驗上一驗?
一般來說,還真不會。
因為他是出家人,人家輕易不願冒犯修行人。
魯智深打死了人,也是靠著趙員外早就買下的一道度牒,到文殊院出家,躲避官府的緝捕,原因也在於此。
捕快差役們連出家人都不願冒犯,出家人聚居的山門,他們就更不願意去觸黴頭了。